[发明专利]一种香椿温室容器育苗病虫害防治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00702.3 | 申请日: | 2011-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曾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毕节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 |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C1/08;A01N37/34;A01P3/00;A01N57/12;A01P7/04;A01P7/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顾书玲;程新敏 |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椿 温室 容器 育苗 病虫害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椿育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香椿温室容器育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香椿是楝科香椿属乔木,是我国特有珍贵速生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材用价值。随着香椿的蔬菜化栽培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优选项目,快速繁育大量香椿苗木成为迫切需求,所以香椿育苗技术研究进展迅速,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在香椿温室容器育苗中,苗木易发生病虫害,所以,对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香椿育苗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香椿温室容器育苗时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在香椿苗期,主要的病害是猝倒病,虫害主要有茶黄螨、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香椿温室容器育苗病虫害防治方法:取香椿温室容器育苗基质,对其进行广谱低毒杀菌和杀虫、杀卵喷雾消毒,然后混合均匀,用薄膜覆盖密封,沤制12天,然后移栽入培育好的香椿苗,整个香椿苗培育过程在地面硬化的温室内进行。
上述方法中,广谱低毒杀菌采用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用量为每吨育苗基质50~150g,最佳为100g。
前述方法中,杀虫、杀卵采用氧乐果1号广谱速杀型杀虫杀卵剂600倍液。氧乐果1号广谱速杀型杀虫杀卵剂的用量为每吨育苗基质50~150ml,最佳为100ml。
进一步的,在采用香椿种子培育香椿苗时,将香椿种子放入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4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是通过如下实验筛选得到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金沙县苗圃场温棚内,地面已用混泥土硬化。该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05°47′-106°44′,北纬27°07′-27°46′。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5~20℃,无霜期235~310d,年降水量l351~2140mm,相对湿度78%~84%,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1.2 试验材料
当地红油椿种子、芽苗菜育苗盘、高锰酸钾、报纸、牛毛毡育苗容器、新土、腐殖土、复合肥、杀菌剂(百菌清)和杀虫、卵剂(氧乐果1号)、空调、温度仪等。
1.3 试验方法
1.3.1 营养土多种配方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取单因素6个处理组及6个相应对照组。6个处理组基质配方分别为:A1新土100%;A2新土50%+腐殖土50%(新土50%和腐殖土50%是体积比);A3~A6新土50%+腐殖土50%+复合肥(50g、100 g、150 g、200 g,指每㎏混和后的基质添加复合肥的量),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每个处理组培育苗木2000株,6个处理组共12000株,6个相应对照组基质未作消毒处理,共培育苗木200株,从A′1~A′6分别为30株、35株、35株、35株、35株、30株。供试苗木总计12200株,牛毛毡育苗容器12200个,配制育苗基质15000㎏,抽样500株,温棚400m2,移栽的香椿芽苗采用无土培育,历时248天。数据调查处理方法:于苗木出圃时将各消毒处理组随机(不重复)抽样50株,对照组的200株全检,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测量苗高、地径值,根系和病虫株用计数法统计。现仅对苗木病虫株进行统计分析,将原始数据统计转换至似然比x2检验,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凭检验结果判定育苗基质杀菌消毒效果。
1.3.2 营养土基质选择。 新土: 采自金县县苗圃场内距表土70㎝以下没有任何人为添加肥料的天然黄壤土。腐殖土:采自金沙县溪洛乡60年生针阔混交内腐殖层达15~25㎝厚的表土。复合肥:采用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洋”复合肥(15:1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毕节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未经贵州省毕节地区林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0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