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智能人工鼻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99902.1 | 申请日: | 201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8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麟;唐世雄;杨士贤;王涌;尹凤英;柳辉高;张建华;姚寿国;王吉;陈星;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华麟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智能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鼻,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的智能人工鼻。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对于人工气道需长期带管的患者要通过人工方法来替代上呼吸道部分功能,目前常用的人工方法有两种:
电热恒温湿化器:该装置多装备在新型呼吸机上,它能提供良好的加温、加湿功能,能较好的模拟上呼吸道功能,然而其体积较大,不易携带,操作时需要专业医务人员,不易移动,只适合于住院病人使用,而不适合气管带管并能走动的病人使用。
人工鼻:又名温-湿交换过滤器,是一种放置于气管造口或气管插管上以温暖及潮湿患者所呼吸的气体的医疗器械,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过滤装置阻挡和吸附细菌和病毒,将呼出的气体的温度和水分对吸入气体进行湿热交换,以吸入适于人体的气体。临床常用的人工鼻本身不提供额外的加温加湿功能,患者长时间吸入寒冷干燥的气体后,会导致下呼吸道大量干痂形成,气道阻力增加,气道积痰严重,并易发下呼吸道感染,并使氧合能力大为下降,会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和气道护理的难度。为此,人们对人工鼻的加温加湿功能作了一系列的改进。如公告号为CN201182815Y的专利公开的一种人工鼻,在内滤管末端和外套管末端的夹层中设置有防止漏气的密封圈,在密封圈内的外套管与内滤管的夹层之间,设置有过滤用医用纱布,使用时需要对过滤用医用纱布作加湿处理。但是这种人工鼻的加湿仅通过医用纱布实现,作用有限,并且仍不提供额外的加温功能,仅凭呼出时气体留下的水分和温度对呼入的气体加温和加湿,容易使患者吸入寒冷干燥的空气;又如公开号为CN101954141A的专利公开的一种人工鼻,在呼吸通路上设有加热片和吸水膜,加热片抵接在进水口的内端,吸水膜抵接在加热片的内表面上,还设有保温隔热海绵和过滤膜。使用时,将电源线接通,加热片加热,在进水口处加入适量的纯净水,吸水膜将经过加热片加热的水分吸住,且产生一定的湿度,还产生一定量的热空气,保温隔热海绵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不使热量经过空气进口流走,过滤膜起到过滤病菌的作用。但是这种人工鼻,临床上与呼吸机结合使用,气体经呼吸机后送入人工鼻,并且加热片需要使用交流电,仍不具有便携性,只适合住院病人使用,并且对加温和加湿的效果不作监测无法控制,当湿度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同样无法确保正常的呼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人工鼻,小型化,可随身携带,操作简单,具有加温加湿功能,并能自动精确控制的模拟上呼吸道功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智能人工鼻,呼吸通路上依次设有空气过滤器、流量传感器、加热器、加湿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加热器、所述加湿器和所述温湿度传感器都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湿器均采用直流电源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为封闭的长方体,多个加热片交错固定在所述长方体的前端板和后端板上以形成管道状回路,所述前端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管道状的回路增加了散热表面积,节约了空间。
更进一步,所述加热片固定在所述前端板上并与所述后端板相隔开,相邻的所述加热片固定在所述后端板上并与所述前端板相隔开。
可替代地,所述加热器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下底面分别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柱体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发热片。
可替代地,所述加热器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下底面分别设有第三进气口和第三出气口,所述柱体外侧壁上包覆有电热膜。
可替代地,所述加热器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下底面分别设有第四进气口和第四出气口,所述柱体内径向地平行设置有多个网格加热丝。
可替代地,所述加热器为一柱体,所述柱体上下底面分别设有第五进气口和第五出气口,柱体内轴向设置有卷曲的电热丝。
上述加热器的变形都可节能高效地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加热。
所述加热器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当加热器表面温度过高时,可通过中央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停止工作,以防止周围的电子元件遭到破坏。
所述加湿器包括底部外侧设有电热板的湿化罐,所述湿化罐内的底部中央放置有储水海绵,所述储水海绵上置有中空网眼状海绵或吸水滤纸,所述中空网眼状海绵或吸水滤纸与所述湿化罐的侧壁间隔开,所述湿化罐的侧壁上设有加湿器进气口和加湿器出水口。由此可大大提高水分蒸发的表面积,有助于湿化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对空气进行再次加温。
所述湿化罐的侧壁上还设有加水口。以在湿化罐内的水蒸发完后,进行添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华麟,未经朱华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