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愈创木酚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99604.2 | 申请日: | 201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毛海舫;王朝阳;莫林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43/23 | 分类号: | C07C43/23;C07C41/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006***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愈创木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小分子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合成愈创木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愈创木酚(CAS:90-05-1)即邻甲氧基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的用于医药、香料产品的合成。目前国内仍以邻氨基苯甲醚为原料生产愈创木酚。愈创木酚生产企业在实施该合成工艺时,通常采用传统的釜式反应器,这种反应器的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如下的问题:1)物料易返混:邻甲氧基苯胺重氮液在铜盐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愈创木酚,而生成的愈创木酚与邻氨基苯甲醚会发生偶合副反应,这是重氮盐法生成愈创木酚生成高聚固体副产物的原因所在;2)蒸汽消耗大:传统的合成愈创木酚的反应,以水蒸气蒸馏带出愈创木酚,1吨消耗蒸汽约22~32吨。
为了提高重氮盐水解制备愈创木酚的收率,减少副产物,孔黄宽(CN02137265.9)、张小希(CN97118908.0)和陈敏恒(CN03141536.9)等对传统水解工艺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优化水解液配比,改进水解设备,催化剂使用等,虽然使得愈创木酚的收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生产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仍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
通过在加压条件下进行连续化重氮盐水解反应,并在水解反应的同时进行加压水汽蒸馏,不但可以加速重氮盐水解反应的速度5~20倍左右,保证水解反应的速度在0.5~10分钟之间完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反应设备的体积来减少设备投资。同时在加压条件下进行水汽蒸馏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愈创木酚的饱和蒸汽分压也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升高,所以通过加压水汽蒸馏可以提高水汽蒸馏的效率10~40%,从而达到降低愈创木酚生产过程蒸汽单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制备愈创木酚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由邻氨基苯甲醚的重氮液和二价铜离子溶液为原料,通过加压反应,连续水解制备愈创木酚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合成愈创木酚的方法,将预热的二价铜离子溶液与邻氨基苯甲醚的重氮液按体积比30∶1~2∶1混合成反应体系,并输送至反应器中100~140℃加压反应。加压反应过程中,还进行连续水解反应,同时对产生的水汽进行蒸馏使制得的愈创木酚与反应体系分离。蒸馏出的愈创木酚-水混合液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分离,再通过蒸馏与精馏得到纯愈创木酚。反应排出的硫酸铜溶液通过转化成碱式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进行回收再利用。
二价铜离子溶液优选硫酸铜或碱式碳酸铜溶液,浓度为25wt%~50wt%。溶液的预热温度为40~100℃。
邻氨基苯甲醚的重氮液浓度为8wt%~12wt%,温度0~30℃。
加压反应的压力为0.1~0.5Mpa。
萃取所用的有机溶剂是与愈创木酚和水均惰性,并可与愈创木酚通过蒸馏或精馏可实现分离的溶剂,如:甲苯、苯和苯甲醚之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愈创木酚的方法,通过加压的方式提高了反应的温度,提高了反应的速率,缩短了反应时间,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2%~3%的收率,通过反应器连续反应有效的降低了物料返混的问题,降低了副反应发生的几率,减少了三废。
本发明还采取了加压反应和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常压条件下水汽蒸馏带出的木酚方法,该方法比传统水解反应生成愈创木酚的方法能耗可降低20~40%,节约了能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在硫酸铜配置釜里打入30wt%硫酸铜溶液32m3,并保持液位。通过蒸汽加热到90~95℃。在重氮液釜中打入重氮液8m3,并保持液位,温度控制在0~5℃。硫酸铜溶液与邻氨基苯甲醚的重氮液按体积比20∶1混合后,送入反应器,控制反应器温度为115℃,压力控制为0.24~0.26Mpa,反应器反应停留时间约为3min,反应同时蒸出木酚,进入萃取工段,用甲苯进行萃取后,进入精馏工段得到成品,产品经气相色谱内标法确定为愈创木酚,纯度大于99.5%,收率为88.5%。反应好的硫酸铜变成碱式铜得到回收。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嘉兴市中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6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