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介电常数复合型超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9372.0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0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栾琳;赵治亚;许毓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64 | 分类号: | H01B17/64;H01B17/66;H01Q15/00;B32B3/14;B32B15/02;B32B1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电常数 复合型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型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复合型超材料。
【背景技术】
“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通过在材料的关键物理尺度上的结构有序设计,可以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质的超常材料功能。
“超材料″重要的三个重要特征:
(1)“超材料″通常是具有新奇人工结构的复合材料;
(2)“超材料″具有超常的物理性质(往往是自然界的材料中所不具备的);
(3)“超材料″性质由构成材料的本征性质及其中的人造微结构共同决定。
超材料一般包括基材及附着在基材上的人造微结构。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陶瓷、高分子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或铁磁材料作为基材来制备超材料。然而这些基材材料的介电常数有限。在自然界或者工业界中能够获得和制作出的高介电常数材料主要包括以陶瓷材料为代表的高介电常数超材料,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这些高介电常数材料的介电常数可以达到10左右。然而,根据人类目前对自然界的认识,这种材料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也很难通过工业方法制备出这样一种具有20-50高介电常数的材料。进而使得由这些基材制备的超材料并不能满足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制备超材料的基材,该基材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该用于超材料的基材包括:第一片状基材介质;第二基材介质;以及,连接介质,将所述第一片状基材介质及所述第二基材介质连接成一体。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片状基材介质包括第一人造微结构及其所附着的第一附着材料。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材介质包括第二人造微结构及其所附着的第二附着材料。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介质将所述第一人造微结构及所述第二人造微结构连接起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人造微结构呈“工字型”,包括第一金属丝,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丝两端的第二金属丝。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人造微结构是将所述第一人造微结构旋转90°。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附着材料及所述第二附着材料为陶瓷。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介质为FR4。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对于频率在1GHz至3GHz的电磁波的介电常数可达到120至180范围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材料,该超材料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基材。
根据本发明的基材可以提供较高的介电常数,因而使得利用本发明制备的超材料具有超高的介电常数,结构简单,制备方法较易实现,适于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满足特定应用环境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超材料的基材100;
图2a示出了该用于超材料的基材100的第一片状基材介质110;
图2b示出了第一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该用于超材料的基材100的第二片状基材介质120;
图3b示出了第二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图4a及图4b示出了另一种第一人造微结构及第二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示出了又一种第一人造微结构及第二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图6a及图6b示出了再一种第一人造微结构及第二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图7a及图7b示出了再一种第一人造微结构及第二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图8a及图8b示出了再一种第一人造微结构及第二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图9a及图9b示出了再一种第一人造微结构及第二人造微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超材料的基材100。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超材料的基材包括:第一片状基材介质110;第二片状基材介质120;以及,连接介质(未示出),其中该连接介质将第一片状基材介质及第二基材介质连接成一体。
图2a示出了该用于超材料的基材100的第一片状基材介质110的示意图。由图2a可见,该第一片状基材介质110包括第一人造微结构111及其所附着的第一附着材料112。该第一人造微结构111呈“工字型”,包括第一金属丝111a,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丝111a两端的第二金属丝111b,如图2b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3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档位多自由度的动轴式半自动控制变速箱
- 下一篇:一种口腔崩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