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复骨缺损用异体骨泥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9365.0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8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田伟;孙磊;陈磊;綦惠;杰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7/44 | 分类号: | A61L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缺损 异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骨损伤修复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修复骨缺损用异体骨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用于骨损伤的医用修复复合材料有很多种,如聚合物材料、金属材料、各种生物活性材料和陶瓷等。然而,虽然这些修复用复合材料应用很广,但是由于这些复合材料长期置于人体之中,其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都不太理想,这个缺点一直没有得到跟好的解决。近年来,骨泥作为一种新型骨移植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受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关注。骨泥在临床手术中操作方便,能像橡皮泥一样根据需要任意塑型充填在骨折断端之间。它具有良好的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可自行固化,不会像骨水泥一样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损伤机体,因此骨泥在骨损伤修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骨泥制备方法中,多是采用甘油或明胶作为固化剂,由于甘油本身具有肾毒性,使现有技术的骨泥在人体的应用量不能超过2ml/kg,而使用明胶骨泥的强度较差,很难达到骨损伤修复要求的强度,所以骨泥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研制开发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生物降解性、强度高且没有肾毒性的修复骨缺损用异体骨泥是本领域当前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活性及生物降解性好、没有肾毒性的修复骨缺损用异体骨泥,同时也提供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修复骨缺损用异体骨泥,其特点是:由异体肌腱胶原纤维和异体骨颗粒混合组成A组分,异体肌腱胶原纤维和异体骨颗粒的混合比是1∶2-8;由无色澄明粘稠、PH值6-7、浓度为5-20mg/ml的透明质酸钠溶液为B组分;A组分与B组分按1g∶1.5-3.5ml比例混合调和呈橡皮泥状的异体骨泥。
上述所述的肌腱胶原纤维取自异体肌腱,肌腱经过风干后于组织粉碎器中搅拌粉碎,形成直径为0.05-0.2mm的棉絮状胶原纤维团。
上述所述异体骨颗粒是由异体皮质骨粉碎成粒径小于0.147mm(即相当于过100目筛)的细粉。
上述修复骨缺损用异体骨泥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无菌操作,取异体肌腱,肌腱风干后,组织粉碎器中粉碎成直径为0.05-0.2mm的棉絮状肌腱胶原纤维,25kGy伽马射线下消毒,备用;
b、无菌操作,异体皮质骨粉碎,过100目筛网,收集粒径小于0.147mm的异体骨颗粒,无菌去离子水洗涤3遍,75%乙醇洗涤3遍,离心清洗收集异体骨颗粒,风干,备用;
c、无菌操作,将a步骤得到的肌腱胶原纤维与b步骤得到的异体骨颗粒以重量比为1/(2-8)的比例混合成为A组分,备用;
d、无菌操作,将A组分与外购的B组分按1g∶1.5-3.5ml的比例混合并调和呈橡皮泥状后,制成异体骨泥,在-20℃冰箱内保存。
本发明采用混合物形式的A组分和起固化剂形式的B组分双组份形式混合,可以在使用时现场混合,粉状的A组分和液态的B组分的混合可以使得异体骨泥混合的更均匀,使之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生物降解性,而且由于异体骨颗粒中的BMP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使所制成的体骨泥也具备了良好的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同时,B组分对A组分的溶胀、交联作用也使得骨泥复合材料可以像橡皮泥一样按需进行任意塑形并植于骨缺损处,能与缺损部位紧密契合且在塑形后自行固化,结合强度高,使用方便,达到更快更好的修复骨缺损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上述A组分和B组分按1g/(2.2-2.8)ml的比例混合为最佳值。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所述A组分和B组分混合制备异体骨泥的技术方案,使得制备得到异体骨泥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生物降解性且没有肾毒性,具备了良好的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并且使用方便,所以本发明在骨缺损修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制备一种修复骨缺损用异体骨泥,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无菌操作,取兔异体肌腱。将肌腱表面筋膜剥离干净,切割肌腱为0.3cm×0.3cm的小块,用75%乙醇漂洗3遍,室温条件下自然风干肌腱小块。于组织粉碎器中将风干的肌腱小块粉碎成直径为0.1mm的棉絮状胶原纤维,精确称重胶原纤维,0.1g/份分装若干份,25kGy伽马射线下消毒,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9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氩弧焊机稳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生态制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