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锌一体化冶炼炉和及其回收铅和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8666.1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海;王吉坤;董英;章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3/02 | 分类号: | C22B13/02;C22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330002***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冶炼 及其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金领域,尤其是涉及直接回收铅、锌的一体式铅锌一体化冶炼炉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铅冶炼的过程中,由于炉渣中含有氧化铅和氧化锌,不仅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也会造成贵重金属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回收。
在现有的回收方法中,通常是首先将熔融炉渣冷却成铸块。接着,在以焦炭为燃料的鼓风炉中对该铸块进行还原熔炼,以首先进行铅的回收。然后,再将脱铅后的低铅渣送喷吹粉煤的烟化炉中,以进一步地进行还原熔炼,从而回收其中的锌。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铅冶炼方法及装置有澳大利亚的ISA/AUSMELT、德国的氧气底吹法(QSL)法、俄罗斯的“基夫赛特法”(Kivcet method)、中国的氧气底吹法和旋涡柱闪速熔炼法等。在这些铅冶炼方法中,均为首先产出高铅炉渣,然后再通过还原熔炼来分别进行铅和锌的回收,其中锌的回收均为在单独的烟化炉中进行。
但是,锌在单独的烟化炉中回收的缺点在于,流程长、能耗高、投资大,特别是因为整个工艺流程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由此导致过程不连续,容易导致SO2和铅蒸气的泄漏污染及高温熔体转运过程中所导致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铅锌一体化冶炼炉,通过控制所述铅锌一体化冶炼炉的还原气氛,可以在该铅锌一体化冶炼炉中同时回收铅和锌,从而避免分别在烟化炉和铅锌一体化冶炼炉中分别进行回收。
进一步地,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铅锌一体化冶炼炉回收铅和锌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在单个炉体中完成对铅和锌的回收,减少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铅锌一体化冶炼炉,包括:反应塔;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一体地设置在反应塔的下部,容纳从反应塔中反应后落下的熔体,所述熔体在沉淀池中被分成渣层和铅层;至少一个还原池,所述还原池与沉淀池相邻设置并通过分隔件隔开,所述还原池与所述沉淀池底部流体连通;烟道,所述烟道与所述反应塔、沉淀池和还原池一体形成并流体连通,用于排出反应塔中所产生的烟气;以及与所述还原池对应的至少一个还原剂供给单元,所述还原剂供给单元设置在所述还原池的炉体上,以在所述还原池的温度被保持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时,向所述还原池内供给还原剂,所述还原剂的供给量使得还原池内的渣层中的铅和锌被还原剂还原,被还原的铅进入铅层,所述被还原的锌挥发至烟道内。
在本发明的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冶炼炉中设置至少一个还原池,并通过控制所述还原池的还原氛围,从而使得可以在还原池中一次完成铅和锌的回收,从而减少了工艺步骤,同时减少分离工艺所导致的二氧化硫的泄漏,此外由于不需要单独的烟化炉,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将铅、锌的回收和铅精矿的冶炼在一体化的冶炼炉中进行,从而达到了节能、清洁和安全的目的,同时投资成本被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还原剂供给单元被形成为设置在还原池侧壁上的风眼,还原剂通过所述风眼被供给至还原池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还原剂供给单元为设置在还原池顶部的顶吹喷枪,以将所述还原剂喷入所述渣层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铅锌一体化冶炼炉进一步包括:温度保持单元,所述温度保持单元设置在所述还原池的炉体上,以将所述还原池保持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定的温度范围为1100度-1300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还原剂为粉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氨和乙炔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还原池通过在所述沉淀池内设置至少一个分隔件而形成,所述分隔件被构造成使得还原池和沉淀池底部彼此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以形成底部连通的沉淀池、第一还原池和第二还原池,所述第一还原池上设置有第一还原剂供给单元;所述第二还原池上设置有第二还原剂供给单元,所述第一还原池用于还原渣层中的铅,所述第二还原池用于还原渣层中的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分隔件形成为由耐火砖形成的隔墙,所述隔墙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使得烟道、沉淀池的顶部和至少一个沉淀池的顶部气体连通,所述第二开口使得沉淀池和至少一个还原池底部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反应塔被构造成适于在其中进行闪速熔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8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