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竹剖黄联青软化展开重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8552.7 | 申请日: | 201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5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安定;何合高;孙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B27K5/06 | 分类号: | B27K5/06;B27K5/00;B27M1/02;B27M1/06;B27D1/04;B27D1/1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竹剖黄联青 软化 展开 重组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制品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原竹剖黄联青软化展开重组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竹材加工工艺,都是通过把竹材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竹条或者竹篾,这样就必须去掉竹青竹黄与两侧的三角余量,损耗了竹材质材料的50%左右,并加工工序多,设备投资大,工费耗用大,原材料利用率低,能耗高,加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竹材加工工艺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序简便、效率高原竹剖黄联青软化展开重组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 原竹锯切成规格长度的竹筒后,将竹筒剖分成若干块弧形竹片,除去竹内节;
2) 对竹片进行高温软塑处理;
3) 将弧形竹片剖黄联青展开,定宽除内黄铣平;
4) 进行蒸煮或炭化,干燥,浸胶,干燥;
5) 预压制单板;
6) 再经过干燥,将裁切后的芯层材料浸胶,组坯拼板,再热压层积,裁边,最后根据用途热压重组。
上述步骤中高温软塑处理工艺条件:竹材在密封耐压罐中,温度120-130℃,处理30~40分钟。
上述步骤中预压制单板步骤为:(1)加热软化预压阶段,时间3~4分钟,正压力为1.8~2.5Mpa,侧压力为1.5~2Mpa。(2)二次为压实阶段:当竹材料软化,达到玻璃化转变条件,再次增大压力,时间为0.4~0.5分钟每毫米,板坯正压力为3.5~4.0Mpa,侧压力为3~3.5Mpa。(3)最后为降压定型阶段,时间为2~3分钟,正压力为2~2.5Mpa,侧压力为1.8~2Mpa。
上述步骤中热压重组包括两个步骤:
(1)组坯:竹展开单板刨光面涂胶,芯板可涂上薄层胶,树脂胶中拌一定的填充料,增加初粘性。
(2)热压成型:将组合好的板坯,在较低压力,温度条件中进行热压成型,正压力为1.8~2Mpa,侧压力为2~2.5Mpa,温度100~120℃,时间0.6分钟每毫米板坯厚,这样既可以保证粘胶,又可以减少压缩率。
一种原竹剖黄联青软化展开重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原竹锯切成规格长度的竹筒后,将竹筒剖分成若干块弧形竹片,除去竹内节;
2) 对竹片进行高温软塑处理;
3) 将弧形竹片剖黄联青展开,定宽除内黄铣平;
4) 进行蒸煮或炭化,干燥,浸胶,干燥;
5) 将裁切后的芯层材料浸胶,组坯拼板,再热压层积,裁边,最后根据用途热压重组。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工艺,原竹成片面积大,竹筒剖片数少,节与节相对,减少了工序,不需要精刨加工;提高了竹材出材率,现有工艺竹材出材率只有50%左右,本发明不需要精刨加工,最大限度保留竹材有效实物量,竹材出材率提高80%;因成片面积大,工序少,人员减少,设备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单位产品的成本;
本发明适合竹材加工,其产品可广泛用于建筑,装修,家具等行业。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竹材剖黄联青软化展开单元体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芯层材料横向热压重组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芯层材料纵向热压重组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1。
图5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8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