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房顶面防水保温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7645.8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薛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惠英 |
主分类号: | E04D11/02 | 分类号: | E04D11/02;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顶 防水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房顶面层,特别是一种房顶面防水保温层,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各式各样的建筑物的迅速崛起,同时对建筑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房顶面的构造形式也随着对性能的要求而不断变化。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房顶面一直是用一种由低温保温材料(如水泥炉渣、膨胀蛭石、珍珠岩保温板、发泡混凝土等保温材料)与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组成的低效保温系统。这种结构保温效果差、强度差、易裂痕,从而发生水渗漏而引起室内大面积渗漏和房顶面系统的连锁破坏,使用寿命缩短,大大的增加了投入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顶面防水保温层,具有高效防水保温的功能,且持久耐用,节约成本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房顶面防水保温层,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依次为刚性层、上隔离保护层、上防水层、隔热层、排水层、高分子弹性防水层和下隔离保护层,在刚性层中设置有隔栅,使得刚性层强度更高,便于人员在房顶面上活动及承载较重的物体;排水层为带有排水孔的排水板,且排水层的下部设置网状排水槽,且网状排水槽的终端槽口与排水通道口相连,可以用于上层渗漏水的收集排流,起到再次防护作用;并在排水层下方还有一层高分子弹性防水层,起到双重保护及保温的作用。所述隔热层的一面为波齿形,能与上防水层或排水层很好的紧密相连,且隔热层可为聚苯乙烯泡沫或聚氨脂泡沫或芬醛泡沫等的材料制成,具有高效保温的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刚性层中设置隔栅,使得刚性层强度更高,便于人员在房顶面上活动及承载较重的物体:
2.设置双层防水层及在其中间的排水层,防水性能更卓越;
3.选用高保温材料制成的具有波齿形的隔热层,保温效果更佳,起到节能的作用。
4.该系统使用寿命长,节约了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排水板的网状排水槽与排水通道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刚性层,2-上隔离保护层,3-上防水层,4-隔热层,5-排水层,6-高分子弹性防水层,7-下隔离保护层,8-排水板,9-网状排水槽,10-排水通道口,11-隔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房顶面防水保温层,为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由上而下依次为刚性层1、上隔离保护层2、上防水层3、隔热层4、排水层5、高分子弹性防水层6和下隔离保护层7;所述刚性层1为混凝土结构,其中设置隔栅11为钢筋或韧性和强度较高的PVC、PPR等材料,使得刚性层1强度更高,便于人员在房顶面上活动及承载较重的物体;所述上隔离保护层2为水泥砂浆或沥青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下隔离保护层7为用玛碲脂粘结粒径为3~5mm的浅色绿豆砂或铝箔、彩砂或涂料等材料制成。所述隔热层4的形状为波齿形,并由高保温材料制成,其保温效果好且节约了资源;在隔热层4的上方有一上防水层3为沥青油毡或高聚物改性沥青材料制成,所述排水层5为带有排水孔的排水板8,该排水板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且排水层5的下部设置由聚氯乙烯等材料制成的网状排水槽9,所述网状排水槽9的终端槽口与排水通道口10相连,可以用于上层渗漏水的收集排流,起到再次防护作用;并在排水层5下方还设有一层高分子弹性防水层6,此防水层6分有三种性能,均起到双重保护及保温的作用,其分别为:高效经济的刚性防水层6为防水混凝土、防水沙浆批荡等材料制成;柔性防水层6由沥青油毡、高聚物改性沥青毡及合成高分子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合成高分子涂料等材料制成,具有优越的防水性能及造价低、绝对环保等特点;韧性防水层6由水泥基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涂料等制成,此防水层6价廉物美且环保。所述隔热层4的一面为波齿形,能与上防水层3或排水层5很好的紧密相连,且隔热层4可为聚苯乙烯泡沫或聚氨脂泡沫或芬醛泡沫等的材料制成,具有高效保温的作用。该系统实施成本低,起到了节约投入成本的作用,且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了建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惠英,未经薛惠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7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遥控式履带田园耕作机
- 下一篇:一种壮骨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