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防治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7331.8 | 申请日: | 201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肖维刚;张秋艳;吴中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25 | 分类号: | A61K36/725;A61P25/00;A61K31/045;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5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制备 防治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中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是指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经抢救在急性中毒症状恢复后,经过数天或数周表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现以急性痴呆为主的一组神经精神症状。一般发生在急性中毒后的两个月内,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在2%~8%左右,在重症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30%~40%。因此,对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DEACMP临床特点是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一段看似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现神经精神异常、智能、人格、行为等改变,甚至再次昏迷。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最为流行的是微循环障碍学说。急性CO中毒后大脑缺氧导致继发性微血管损伤,缺氧的微血管壁内皮细胞肿胀变性而通透性增加,血液从血管壁渗出或静脉内淤血,导致闭塞性血管内膜炎和微血栓形成,继而导致脑细胞缺氧性水肿、脑细胞坏死、脑白质脱髓鞘样改变。上述病理变化从功能性到器质性需要一定时间,故患者可以从昏迷到清醒经过一段时间,又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本病的发生与年龄、职业、昏迷时间及过早停止治疗或因误诊而误治疗等多种原因有关,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且从事脑力劳动,昏迷时间越长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机率越大。一旦产生迟发性脑病,其病程长,治疗困难,很难纠正,由此可见本病的预防重于治疗。
高压氧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措施。高压氧可加速碳氧血红蛋白的分解,促进一氧化碳的清除,恢复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高压氧治疗时,血浆溶解氧大量增加,血氧分压提高,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状态,改善脑缺氧,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但这种对于脑组织的恢复作用是非常缓慢的。
祖国医学并无“迟发性脑病”这一病名,但综其临床以善忘、呆、傻、愚、笨等为主要特征,应属中医学“痴证”“呆病”等范畴。我们从络病理论辨证入手,认为CO不属于中医所讲的外感之邪,当为一种特殊毒邪,从口鼻入侵人体脏腑经络,毒损脑络,脑神失用,日久络脉瘀阻,气血失养,又致络虚不荣,形成虚实夹杂之证。络脉为病有易滞易瘀、易入难出的特点,遂致本病潜伏期长,复发后症状加重。
本发明是在第01131203.3号和第200410048292.2号专利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发明,在此全文引用该两专利文件记载的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3-10 水蛭3-11 土鳖虫5-10 制乳香1-5 赤芍3-9 降香1-5 檀香1-5 全蝎3-9 蝉蜕3-12 蜈蚣1-3 冰片1-7 炒酸枣仁3-10;
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人参 6 水蛭 10 土鳖虫 7 制乳香 2 赤芍 5 降香 2
檀香 2 全蝎 7 蝉蜕 7 蜈蚣1 冰片5 炒酸枣仁5;
或:
人参 10 水蛭 8 土鳖虫 7 制乳香 2 赤芍 5 降香 2
檀香 2 全蝎 9 蝉蜕 7 蜈蚣 1 冰片 5 炒酸枣仁5;
或:
人参 6 水蛭 11 土鳖虫 7 制乳香 2 赤芍 5 降香 2
檀香 2 全蝎 3 蝉蜕 7 蜈蚣 1 冰片 5 炒酸枣仁5;
更优选地,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下列成分组成:
a 平均粒径小于100 μm的全蝎、水蛭、蜈蚣、土鳖虫、蝉蜕及制乳香药粉;
b 冰片药粉;
c 由降香和檀香提取的挥发油;
d 人参用乙醇提取后的醇提液经浓缩后的醇提浸膏;
e 提取成分c后的降香和檀香药渣的水提液、赤芍和炒酸枣仁加水煎煮后的水提液以及提取成分d后的人参药渣的水提液过滤、混匀后浓缩成的水提浸膏。
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药物制剂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或丸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7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脚
- 下一篇:隐藏式滑轨的缓冲复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