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6498.2 | 申请日: | 201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吴国荣;陈永;曾建华;杨文中;李志强;黄平;陈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4 | 分类号: | B22D11/124;B22D1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包换 过程 大方 二次 冷却 方法 | ||
1.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包括中间包换包时,结晶器停机后,滞留在结晶器下方出口处外侧的扇形段大方尾坯的二次冷却,其特征在于:扇形段大方尾坯依次通过五个喷淋冷却区进行二次冷却,五个喷淋冷却区沿冷却方向的冷却强度依次为45~61.5L/(m2·min),8.2~11.7L/(m2·min),6.8~8.0L/(m2·min),4.5~5.5L/(m2·min),1.4~2.0L/(m2·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第一喷淋冷却区和第二喷淋冷却区内大方尾坯内外弧面的冷却强度和两侧面的冷却强度进行分别控制,并且内外弧面的冷却强度小于两侧面的冷却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喷淋冷却区内大方尾坯内外弧面的冷却强度为45~50L/(m2·min),两侧面的冷却强度为56.5~61.5L/(m2·min);第二喷淋冷却区内大方尾坯内外弧面的冷却强度为8.2~10.2L/(m2·min),两侧面的冷却强度为9.7~11.7L/(m2·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喷淋冷却区至第五喷淋冷却区内大方尾坯内外弧面和两侧面的冷却强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喷淋冷却区采用喷水强制冷却,其余各喷淋冷却区采用喷淋气雾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方坯的截面尺寸为280~380×360~45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方坯连铸设备的冷却系统中安装有大方尾坯冷却水表,大方尾坯二次冷却的冷却强度由大方尾坯冷却水表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方尾坯为34Mn2V或YQ450NQR1的碳钢。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方坯连铸设备的冷却系统中安装有大方尾坯冷却水表,大方尾坯二次冷却的冷却强度由大方尾坯冷却水表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铸中间包换包过程中大方坯的二次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方尾坯为34Mn2V或YQ450NQR1的碳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649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