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擎冷却模组及引擎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5536.2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3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秦锐锋;官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0;H02K9/1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擎 冷却 模组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擎冷却模组及引擎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当汽油在发动机里燃烧时,通常只有三分之一的能量转变成动力,另外三分之一由排气管直接排出,剩下的三分之一转变成热能。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就是带走发动机内燃料因燃烧产生的过余热量,保持发动机在最有效的温度下工作。
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示意图,其通常包括发动机10、水泵12、连接水泵12和发动机10的循环水管14、用于冷却水管14内流体的散热器16及用于辅助散热器16散热的风扇装置18。冷却系统的冷却过程为:循环水管14内的冷却液吸收发动机10过剩的热量,再通过散热器16传递给空气。
风扇装置18包括电机18b和受电机驱动的风扇18a。现有的用于发动机散热用电机18b通常为有刷电机,电机两端的端盖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使用封闭式端盖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铜损、铁损、机械磨损、及碳刷与换向器摩擦而产生热量,而电机两端的封闭式端盖将严重影响电机内部热量的散发,从而导致电机内部温度升高,而影响电机寿命。使用开放式端盖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端盖设较大尺寸的开口,外界杂质如粉尘颗粒等易通过端盖上的开口进入电机内部,进而阻塞定转子间的间隙、破坏绝缘层、加剧碳刷磨损、或损坏轴承等,从而缩短电机寿命甚至损坏电机。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改善上述问题的引擎冷却模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擎冷却模组,包括电机和受电机驱动的风扇,所述电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通孔以允许空气进入外壳内,所述外壳包括第二通孔以允许空气流出外壳;所述电机还包括至少一个覆盖所述第一通孔的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上设若干通风孔,以供气流进入电机内部,以及防止外部介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进入电机内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第一端盖,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二端盖,所述防尘网安装到第一端盖的内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包括筒状主体以及安装到筒状主体的端盖,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筒状主体,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端盖,所述防尘网安装到筒状主体的内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机包括两防尘网安装于电机内,并分别覆盖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通风孔的孔径小于1毫米。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防尘网由金属丝编织而成,或者由薄板冲压若干通风孔而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框体包括外框部、位于中央位置的安装部及连接安装部与外框部的若干连接部,所述电机固定至所述安装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框体安装部设安装孔,所述电机的一端盖对应所述框体的安装孔处亦设安装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机为有刷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其中一端盖并固定至所述风扇。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电机为有刷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一防尘网,设置于靠近电刷一侧的端盖内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引擎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水泵、连接水泵和发动机的循环水管、用于冷却水管内流体的散热器,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用于辅助散热器散热的如前所述的引擎冷却模组。
本发明所举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机端盖设通孔,端盖内侧设防尘网,可防止外部介质通过端盖通孔进入电机内部,所述防尘网上设若干通风孔,以供电机转子旋转时产生的气流流过电机内部,从而冷却电机内部。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附图中:
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的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引擎冷却模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引擎冷却模组中的电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引擎冷却模组中的电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防尘网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防尘网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外一个实例提供的冷却模组的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5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