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多相位TDI CCD像移的时序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95471.1 | 申请日: | 201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3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N5/351 | 分类号: | H04N5/351;H04N5/345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多相 tdi ccd 时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的时序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遥感成像系统,可减少多相位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像移的时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ime Delay Integration Charge Coupled Device,TDI CCD)摄影时多行光敏元件对同一景物多次曝光,在低照度的情况下也能获得高信噪比的图像,解决了小相对孔径、长焦距相机曝光不足的问题,因此在航空、航天遥感成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际工作中多相位TDI CCD电荷转移运动是离散的,且移动速度是不均匀的,而景物像点的运动为连续的,由此亦产生了像移,降低了遥感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
图1是公知四相位TDI CCD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含光敏像元阵列1、暗像元阵列2、传输闸3、水平移位寄存器4以及电荷读出电路5。
光敏像元阵列1与暗像元阵列2电荷转移方式相同,图2是四相位TDI CCD垂直方向的电荷转移示意图,所述垂直方向包含光敏像元阵列1和暗像元阵列2;第一个像元位置为i行j列,第二个像元位置为i+1行j列。四相位TDI CCD每个像元由四个相位信号CI1、CI2、CI3、CI4控制,图3为图2对应的时序操作图。在T1周期内,CI1为低电平,CI2、CI3、CI4为高电平,这样在CI2、CI3、CI4下形成一个耗尽层,电荷保持在该表面之下,CI1成为电势阻挡层,使电荷维持在CI2、CI3、CI4之下,在T8、T1相位变换时电子沿着硅表面由相位CI2、CI3下的势井完全迁移到相位CI2、CI3、CI4下的势井;在T2周期内,CI1、CI2为低电平,CI3、CI4为高电平,CI3、CI4下形成一个耗尽层,电荷保持在该表面之下,CI1、CI2成为电势阻挡层,使电荷维持在CI3、CI4之下,在T1、T2相位变换时电子沿着硅表面由相位CI2、CI3、CI4下的势井完全迁移到相位CI3、CI4下的势井;在T3周期内,CI2为低电平,CI3、CI4、CI1为高电平,CI3、CI4、CI1相位下形成一个耗尽层,电荷保持在该表面之下,CI2成为电势 阻挡层,使电荷维持在CI3、CI4、CI1之下,在T2、T3相位变换时电子沿着硅表面由相位CI3、CI4下的势井完全迁移到相位CI3、CI4、CI1下的势井;在T4周期内,CI2、CI3为低电平,CI4、CI1为高电平,CI4、CI1相位下形成一个耗尽层,电荷保持在该表面之下,CI2、CI3成为电势阻挡层,使电荷维持在CI4、CI1之下,在T3、T4相位变换时电子沿着硅表面由相位CI3、CI4、CI1下的势井完全迁移到相位CI4、CI1下的势井;在T5周期内,CI3为低电平,CI4、CI1、CI2为高电平,CI4、CI1、CI2相位下形成一个耗尽层,电荷保持在该表面之下,CI3成为电势阻挡层,使电荷维持在CI4、CI1、CI2之下,在T4、T5相位变换时电子沿着硅表面由相位CI4、CI1下的势井完全迁移到相位CI4、CI1、CI2下的势井;在T6周期内,CI3、CI4为低电平,CI1、CI2为高电平,CI1、CI2相位下形成一个耗尽层,电荷保持在该表面之下,CI3、CI4成为电势阻挡层,使电荷维持在CI1、CI2之下,在T5、T6相位变换时电子沿着硅表面由相位CI4、CI1、CI2下的势井完全迁移到相位CI1、CI2下的势井;在T7周期内,CI4为低电平,CI1、CI2、CI3为高电平,CI1、CI2、CI3相位下形成一个耗尽层,电荷保持在该表面之下,CI4成为电势阻挡层,使电荷维持在CI1、CI2、CI3之下,在T6、T7相位变换时电子沿着硅表面由相位CI1、CI2下的势井完全迁移到相位CI1、CI2、CI3下的势井;在T8周期内,CI4、CI1为低电平,CI2、CI3为高电平,CI2、CI3相位下形成一个耗尽层,电荷保持在该表面之下,CI4、CI1成为电势阻挡层,使电荷维持在CI2、CI3之下,在T7、T8相位变换时电子沿着硅表面由相位CI1、CI2、CI3下的势井完全迁移到相位CI2、CI3下的势井。一个行转移周期包含8个相位变换过程,即T1、T2、T3、T4、T5、T6、T7、T8,总时间为t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5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能鞋
 - 下一篇:调控腔体真空度保温的夹层平板玻璃幕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