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益介质和热沉压接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4650.3 | 申请日: | 201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磊;王建磊;马秀华;刘丹;张振华;程小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H01S3/042;H01S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益 介质 热沉压接 安装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板条激光放大器的增益介质和热沉压接安装装置,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压接安装平台(1)、探测光源(2)、第一扩束镜(3)、第二扩束镜(4)、测量干涉仪、远场观测屏(6)、衰减片(7)、CCD摄像机(8)和计算机(9),所述的压接安装平台(1)是在底座(101)上四角的四根立柱(102)支撑一基板(103)而构成,该基板(103)上均匀地布设有多个螺孔,供多个螺栓(104)旋设,所述的测量干涉仪为准马赫-泽德干涉仪,由第一半反半透镜(501)、第二半反半透镜(502)、第一全反镜(503)和第二全反镜(504)组成;上述元部件的位置关系如下:
沿所述的探测光源(2)输出的激光方向依次是第一扩束镜(3)、第一半反半透镜(501)、压接安装平台(1)和第二半反半透镜(502),所述的第一半反半透镜(501)和第二半反半透镜(502)与光束的夹角分别为45°、135°,所述的探测光源(2)输出的激光被所述的第一半反半透镜(501)分为反射参考光束和透射测量光束,所述的压接安装平台(1)上的待压接安装的增益介质和热沉被所述的透射测量光束照明,所述的第一半反半透镜(501)的反射参考光束依次经第一全反镜(503)和第二全反镜(504)的反射后,该参考光束透过所述的第二半反半透镜(502)与来自所述的压接安装平台(1)的并经第二半反半透镜(502)反射的测量光束相干,该相干光束经所述的第二扩束镜(4)达到远场观测屏(6)上,在该远场观测屏(6)的反射光方向设置所述的衰减片(7)和CCD摄像机(8),该CCD摄像机(8)与所述的远场观测屏(6)之间的距离为CCD摄像机(8)的焦距,该CCD摄像机(8)的输出端接所述的计算机(9)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益介质和热沉压接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接安装平台(1)的底座(101)的工作面具有很好的平面度,并与下表面保持很好的平行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益介质和热沉压接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益介质(10)包括需要用热沉进行冷却的激光晶体、激光陶瓷或激光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益介质和热沉压接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光源(102)为He-Ne激光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益介质和热沉压接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束镜(3)(4)为扩束连续可调的扩束镜。
6.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益介质和热沉压接安装装置进行压接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将所述的待压接的下热沉(11)、增益介质(10)和上热沉(12)依次放置在所述的压接安装平台(1)的底座(101)上,将所述的多个螺栓(104)通过螺孔初步旋压在所述的上热沉(12)上;
②将所述的压接安装平台(1)连同待压接的下热沉(11)、增益介质(10)和上热沉(12)置于所述的探测光路中,调整所述的压接安装平台(1)和所述的第一扩束镜(3),使透过所述的第一半反半透镜(501)的探测光束照射并覆盖所述的待压接的下热沉(11)、增益介质(10)和上热沉(12);
③调接增益介质和热沉压接安装装置的光路和有关元部件,使计算机(9)呈现出清晰的干涉图像;
④仔细调整所述的螺栓(104)的施压,直到计算机(9)呈现出清晰的均匀的干涉图像,最后借助螺钉,通过下热沉(11)和上热沉(12)之间的定位螺孔,把增益介质(10)和下热沉(11)和上热沉(12)固定压接安装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46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干扰测试控制系统
- 下一篇:马达驱动电路以及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