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砌块成型机自动放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4596.2 | 申请日: | 2011-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邢秀峰;于名霞;李守华;刘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发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B28B1/0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5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砌块 成型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砌块成型机的供料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供料机构上的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供料机构是砌块成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料斗和布料机构,布料机构包括布料车与导轨,通过动力装置将布料车沿导轨送往模箱上方,将物料布入模箱中,如此循环往复。生产实践中发现,由于在料斗、布料车与模箱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平衡物料数量的装置,为使每次的模具充满物料,一般都要求布料车的物料要略大于模箱的受料量,现行的布料车每次布完料时,布料车中总剩有一部分物料被带入下一次循环中,几个循环下来,布料车内剩余的物料容易出现凝固或气化,严重影响布料车向模箱内布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砌块成型机的自动放料装置,使每个工作循环中布料车的物料与模箱的受料量基本相等,从而可以避免每一循环布料车内存有过多的剩余物料而引起凝固或气化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砌块成型机自动放料装置包括主机架、布料车架、油缸、布料车、料斗、料斗门、料斗门滚轮、料斗门滚轮导轨,所述布料车架与主机架固定联接,所述布料车油缸与布料车位于布料车架上部,所述料斗位于布料车上部并与主机架联接,所述料斗下部设有料斗门,所述一端为直线形,一端设有一半圆形弧度的料斗门滚轮导轨固定于布料车上部,所述料斗门的左右两个侧板上各装有一个滚轮,所述滚轮可以在布料车上面的导轨内前后滚动。
布料车处于原始状态(即布料前)时,料斗门滚轮滚动到导轨前部半圆形导轨内,料斗门打开,存放在料斗内的混凝土料落入布料车前部的盛料斗内。布料车在油缸的推动下前进时,料斗门滚轮随着布料车的前进在半圆形导轨内逐步向直线导轨部分滚动,当布料车盛料斗离开料斗下方前进到模箱上部时,料斗门完全关闭。此时砌块成型机振动系统工作,在振动力作用下,布料车盛料斗内的混凝土料落入模箱进行布料。布料车在油缸的拉动下后退时,料斗门滚轮在直线导轨部位向半圆形导轨内滚动,当布料车到达后位时,料斗门全部打开,存放在料斗内的混凝土料再次向布料车前部的盛料斗内放料等待下一个工作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在布料车上部固定有一端为直线形,一端为半圆形弧度的料斗门滚轮导轨,并与料斗门的左右两个侧板上装有的滚轮配合,下料精确,每一个工作循环向布料车盛料斗内放入的料基本相等并略大于模箱的受料量,从而可以避免每一循环布料车盛料斗内存有过多的剩余物料而引起凝固或气化等。具有下料精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布料前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布料后的剖视图
图中:1、主机架 2、布料车架 3、布料车油缸 4、布料车 5、料斗 6、料斗门 7、料斗门滚轮 8、料斗门滚轮导轨 9、模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该砌块成型机自动放料装置包括主机架1、布料车架2、油缸3、布料车4、料斗5、料斗门6、料斗门滚轮7、料斗门滚轮导轨8,布料车架2与主机架1固定联接,布料车油缸3与布料车4位于布料车架2上部,料斗5位于布料车4上部并与主机架1联接,料斗5下部设有料斗门6,一端为直线形,一端设有一半圆形弧度的料斗门滚轮导轨8固定于布料车4上部,料斗门6的左右两个侧板上各装有一个滚轮7,滚轮7可以在焊装在布料车4上面的导轨内前后滚动。工作时,当布料车处于原始状态(即布料前)时,料斗门滚轮7滚动到导轨8前部半圆形导轨内,料斗门6打开,存放在料斗5内的混凝土料落入布料车4前部的盛料斗内。布料车在油缸3的推动下前进时,料斗门滚轮7随着布料车4的前进在半圆形导轨内逐步向直线导轨部分滚动,当布料车4盛料斗离开料斗5下方前进到模箱9上部时,料斗门6完全关闭。此时砌块成型机振动系统工作,在振动力作用下,布料车4盛料斗内的混凝土料落入模箱9进行布料。布料车4在油缸3的拉动下后退时,料斗门滚轮7在直线导轨部位向半圆形导轨内滚动,当布料车4到达后位时,料斗门6全部打开,存放在料斗5内的混凝土料再次向布料车4前部的盛料斗内放料等待下一个工作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发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发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45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