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93606.0 申请日: 2011-04-14
公开(公告)号: CN102144620A 公开(公告)日: 2011-08-10
发明(设计)人: 季荣;杨雪;单军;徐军;郭红岩;俞协治;崔益斌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
代理公司: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蒋海军
地址: 210093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实验 蚯蚓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蚯蚓的养殖方法,更具体是一种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是一种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腐食性土壤动物,它具有食性广、食量大及其体内可分泌出分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各类酶的生理特点,可以将绝大多数有机废弃物通过沙囊的机械摩擦作用和肠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进行分解转化。蚯蚓具有丰富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在美国、日本,精制的蚯蚓已被用于焙制饼干、面包和肉类的代用品(徐斌等,2010)。蚯蚓的中药材名称叫地龙,可以治疗哮喘病,黄疸,伤寒和牙龈溃疡(徐斌等,2010)。

蚯蚓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分别被列入国际标准组织(ISO)的方法草案中。作为土壤污染毒理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赤子爱胜蚓已被公认为是进行生态毒理试验用物种。食土型蚯蚓也在国内外较多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于蚯蚓去除土壤中污染物、对污染物的富集以及对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威廉腔环蚓是我国一种典型的土食性蚯蚓。目前利用蚯蚓进行科学研究的工作已成为一种研究热点。解决在实验室条件下,养殖一定量的蚯蚓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由于实验所需,蚯蚓应具有活性高,个体间差异小以及易存活等特点。而目前,关于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的研究并不多。在相关蚯蚓养殖方法的文献中,《蚯蚓养殖技术要点》(《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4年)中介绍的养殖方法条件控制不严格,易造成蚯蚓间个体差异明显,平行性差,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另外,在《蚯蚓的实验室饲养方法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杂志,2010年)中,介绍了采用箱筐饲养法,同时制作发酵饲料,方法操作复杂,且发酵饲料过程也会对实验室环境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操作方便,管理简单,可有效控制保持蚯蚓数量及活性,占用空间小,同时可保持实验室内环境的整洁。

2、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其步骤为:

(1)首先在培养箱内铺入一层海绵层,并适量喷洒自来水;

(2)随后装入养殖床,养殖床由土壤和饵料按不同比例分层铺放,养殖床的高度为18-25 cm;

(3)养殖威廉腔环蚓时,土壤pH在6-7之间,饵料(饵料占0.5 %—1 %的重量)放在表面1-2 cm处,养殖床含水率保持在50 %-70 %之间,之后,在养殖床中投放蚯蚓;养殖赤子爱胜蚓时,土壤pH在6-7之间,饵料(1 %—2 %)铺在土壤的最上部,养殖床含水率保持在40 %-80 %之间。

养殖中,白天保持室内有自然光进入,可开箱养殖,增加其透气性,提高蚯蚓活性;夜晚开启日光灯(光强280—450 Lux),并盖紧箱盖以防蚯蚓逃逸出养殖箱;每隔24 h-48 h可用花洒均匀喷洒自来水以补充养殖床内的水分;每7 d-10 d补充一次饵料,饵料配方为晒干粉碎的牛粪或者秸秆,每次饵料投放量不宜过多,可采用少量多次投放;整个养殖周期宜在15-25℃环境下进行,其中以保持在20-25℃为最宜。

每养殖45 d-60 d,取出上层蚓粪,换入新鲜土,养殖条件同之前。

上述的蚯蚓从野外挖采蚯蚓,作为蚓种。养殖床中部10-15 cm处也可少量投放饵料。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用蚯蚓的养殖方法,其相对于现有技术优点是: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易在实验中取得良好效果。本发明可有效保持蚯蚓数量及活性,同时可保持实验室内环境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 为养殖箱体示意图;

图2 为养殖箱盖示意图;

图3 为不同温度下蚯蚓存活率结果比较图;

图4 为采用本方法养殖的蚯蚓用于实验中(20 d)体重变化情况;

图5 为采用本方法养殖的蚯蚓用于实验中(40 d)体重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养殖箱:本实施例是选用大号整理箱。高度为长50 cm,宽35 cm,高35 cm,箱盖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的通气孔。蚯蚓从野外挖采蚯蚓,作为蚓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3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