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92631.7 | 申请日: | 201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9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1H1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手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获得电力的方法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终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是生活必备的电子产品。手机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点,但也是因体积小的原因导致手机具有电量容积小的缺点。手机使用者会经常发生电量耗完的情况。使用者必须进行更换SIM卡等繁琐操作才可以进行手机拨打。
手机终端的功能性越来越大,信息资料存取功能应用很广,当发生手机电量耗完时,会出现存储在手机机体里的信息资料无法读取等问题,带给手机持有者使用上的极大不便。即便使用者更换SIM卡,也无法读取本体机上的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的方法和装置,能使手机在电池耗尽时,迅速启动手机的一种借电装置解决了使用者必须长时间充电后才能读取手机内部存储资料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装置,包括:
安装在手机上的借电开关装置,用来在借电时,将供电方式由内部电池供电转换成由外部电池供电或者对外部用电设备供电;
外部连接装置,用来将外部电池或外部用电设备连接到借电开关装置上。
该借电装置中,借电开关装置是旋转式圆盘接触开关,包括:
用来连通内部电池与手机电源接口的内部供电通路桥;用来连通手机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池的外部供电通路桥;以及用来连通内部电池与外部用电设备的对外供电通路桥。
该借电装置中,旋转式圆盘接触开关设有:连接内部电池的第一导电双触点;连接手机电源接口的第二导电双触点;以及连通外部电池或外部用电设备的第三导电双触点。
该借电装置中,旋转式圆盘接触开关还具有滑行导片,其中:当滑行导片通过旋转分别与第一导电双触点和第二导电双触点连接时,形成内部供电通路桥;当滑行导片通过旋转分别与第二导电双触点和第三导电双触点连接时,形成外部供电通路桥;当滑行导片通过旋转分别与第三导电双触点和第一导电双触点连接时,形成外部供电通路桥。
该借电装置中,外部连接装置包括:用来连接外部电池或外部用电装置的连接装置组件;以及连接在借电开关装置与连接装置组件之间的连接电缆。
该借电装置中,连接电缆是可装入到手机内部卷曲电缆。
该借电装置中,卷曲电缆具有用来传输正电和负电的两根导线,两根导线的一端连接借电开关装置的第三导电双触点。
该借电装置中,连接装置组件包括:分别连接卷曲电缆的所述两根导线另一端的两个磁性接头;用来套在至少一个磁性接头上的保护套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另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方法,包括:
在借电时,通过旋转安装在手机上的借电开关装置,将供电方式由内部电池供电转换成由外部电池供电或者对外部用电设备供电;其中,利用外部连接装置将外部电池或外部用电设备连接到借电开关装置上。
该方法中,借电开关装置是旋转式圆盘接触开关,包括:用来连通内部电池与手机电源接口的内部供电通路桥;用来连通手机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池的外部供电通路桥;以及用来连通内部电池与外部用电设备的对外供电通路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安装在手机上的借电开关装置和外部连接装置,解决了手机在内部电池耗尽时无法继续使用手机的问题,提供了两种外部供电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手机使用者的方便。同时本发明还可以与具有相同装置的手机互相连接,并为其供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装置的总体模块连接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多功能手机借电装置开关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2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