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2169.0 | 申请日: | 201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铭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铭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27/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54001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干眼症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干眼症属于中医眼科的“白涩症”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症是由于邪热留恋,肺阴不足,脾胃积热及肝肾阴亏,阴津不足而导致目失濡养所致。
目前干眼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
1.补充人工泪液、植入泪道塞以及颌下腺移植等手术治疗。目前其西医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增加角膜表面水液存留,提高角膜湿性,刺激泪液分泌等方法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是主要是应用各种人工泪液有助于减轻症状,湿润眼球缓解局部症状,重症患者可考虑封闭泪小点,减少泪液排出等。人工泪液是一种模仿人体泪液,能够对正常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消除眼部不适,治疗干眼症,缓解由干眼症引发的其他眼病的眼保健品。人工泪液替代疗法选用各种泪液替代液滴眼,如各种人工泪液,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等眼水,同时用适当的抗生素眼药水以预防感染,可改善症状、缩短病程,透明质酸钠类人工泪液,由于带有大量负电荷的阴离子,从而具有较强的保水功能,可使其粘附的物质表面保持润滑,同时还具有较强的黏弹性,可以在角膜表面停留时间较长,起到滋润眼球的作用。虽然各种人工泪液有助于减轻症状,但随着泪道排出和蒸发,作用时间短暂,效果欠佳。且人工眼液替代疗法对干眼症的潜在病因并未予治疗。
2.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利用鱼腥草、柴胡、生脉散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抗炎、抗病原体的作用,分别配制成喷雾剂或超声雾化喷眼治疗干眼症;利用雷火炙配合局部点眼,或配合中药治疗干眼症;利用电针治疗干眼症。
3.另外,有大量报道利用中医的五轮学说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分别采用中药汤剂加减治疗干眼症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中医治疗受条件限制,患者多不能坚持,影响其疗效。目前国内缺乏治疗本病疗效较为确切的中成药复方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组合物,将有利于对干眼症的中药治疗,在以往的人工泪液点眼及泪小点封闭等治疗措施基础上提高疗效。
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治疗干眼症的药物组合物,由下列质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生地6-30 玄参10-40 麦冬5-30 石斛5-30 知母10-20天花粉10-20 菊花5-30 桑叶5-30 谷精草5-20 防风10-30。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是:
方中重用生地,玄参,麦冬,其中生地味甘苦寒,可滋阴壮水,养阴生津,玄参味咸寒润下养阴生津,清热润燥,麦冬甘寒滋润,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三者并为君药,共奏养阴生津,清热润燥的功效。石斛、知母、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为臣药,其中石斛味甘微寒,具有养阴清热,益胃生津之功;知母味苦甘性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天花粉滋阴生津。桑叶、菊花、谷精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为佐药,其中桑叶、菊花甘苦微寒,谷精草味甘平,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防风味辛甘性温,具有发表散风,引药上行的作用,可协助药力直达病所,为使药。
本发明中药物组合物在应用中可制成包括颗粒剂、散剂、口服液、丸剂等便于患者接受和制作加工的多种中药剂型,均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因中药剂型的加工属于现有技术范畴,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更为优选的是制作为颗粒剂,根据其适用范围和剂型,暂定名为玄麦润目颗粒。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药物组合物的临床报告、毒性报告、药效学试验、基础动物试验结果如下:
一、临床报告
试验负责者:石慧君
试验参加者:常永业;毛爱玲;王 浩;谢世鹏;庞朝善;赵晓丽
试验单位:邢台市眼科医院
试验日期:2008年1月-2010年12月
原始资料保存处:邢台市眼科医院
(一)试验目的:通过对60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验证玄麦润目颗粒的临床疗效。
(二)中医诊断辨证标准及其依据:干眼症在中医眼科学属“白涩症”的范畴,参照曾庆华主编《中医眼科学》的有关辨证标准而拟定。
(1)患眼干涩不爽,频频瞬目,或微畏光。
(2)白睛赤脉隐隐。或可查见黑睛点状星翳。
(3)舌脉:舌红、苔薄,脉数或细数。
(三)西医诊断标准及其依据
1.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全国干眼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制定的诊断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铭连,未经张铭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2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特征值的多电平检测与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复色的并行交换调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