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弹性软管冷冻探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91860.7 | 申请日: | 201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1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宇;陈志;张兰锁;张志惠;王建民;黎立;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北京库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A61L31/02;A61F7/12;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1000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软管 冷冻 探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属于一种超弹性软管冷冻探针,尤其是在支气管镜下,可随着内镜弯曲到极限,弯曲后在有外力或无外力的情况下可恢复原形状,以方便的接触到病变组织。
背景技术
目前的软管冷冻探针是通过内镜进入人体,可以对内镜口前方的病变进行治疗或沾取异物。但是,人体的肺部气管的分布像树一样,有许多弯曲的分支,在拐弯的气管分支里有病变组织需要治疗,目前的软管探针只能随内镜弯曲小于70°,无法实现对这些病变组织的治疗。在操作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将软管探针弯折90°~170°,这种情况下探针可能会折断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软管冷冻探针易折断、不能随内镜弯曲到极限,不能接触到拐弯气管病变组织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弹性软管冷冻探针,它可随着内镜任意弯曲,在探针伸出内镜后可以自身弯曲一个角度,以方便的接触到病变组织进行冷冻治疗;弯曲后在有外力或无外力的情况下可恢复原形状,以方便的进出内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弹性软管冷冻探针,它包括有探针手柄、.探针连接座,在探针手柄的前端连接有超弹性进气管,在超弹性进气管的外部套有软管探针外管,在软管探针外管的前端连接有冷头,所述的超弹性进气管的前端设置在冷头内,该超弹性进气管的前端后部呈弯曲状,该超弹性进气管的前端呈封闭状,在该超弹性进气管的前端后部的侧壁上设有节流孔。
所述的超弹性进气管采用记忆镍-钛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的节流孔是径向孔。
所述的超弹性进气管的前端后部呈弯曲状的弯曲角度是1°~179°。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软管冷冻探针里面的进气管采用超弹性记忆合金管,利用记忆合金管的超弹性的特点实现可随着内镜通道任意弯曲;进气管的前端即节流端的管口是封闭的,在封闭端后边不远处打一个径向孔,作为节流孔,利用汤姆孙效应,气体从较高压强向较低压强膨胀时吸热,致使冷头变冷,以实现制冷;在距进气管封闭端一定距离处弯曲一定角度,所说的距离和角度有多个数值和组合,医生根据病变位置选用,由于进气管材料本身的超弹性,弯曲角度并不影响探针进入内镜通道,在探针伸出内镜通道后探针冷头可以随弯曲角度方便的接触到气管壁上的病变组织,从而实现对这些病变的治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探针的冷头可以接触到拐弯的支气管里面的病变,扩展了软管冷冻探针的治疗范围;医生操作时弯曲探针时不易折断,延长了探针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标号名称:1、冷头,2、超弹性进气管,3、软管探针外管,4、内镜通道,5、探针手柄,6、探针连接座,7、节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超弹性软管冷冻探针,它包括有探针手柄5、.探针连接座6,在探针手柄5的前端连接有超弹性进气管2,在超弹性进气管2的外部套有软管探针外管3,在软管探针外管3的前端连接有冷头1,所述的超弹性进气管2的前端设置在冷头1内,该超弹性进气管2的前端后部呈弯曲状,该超弹性进气管2的前端呈封闭状,在该超弹性进气管2的前端后部的侧壁上设有节流孔7。
所述的超弹性进气管2采用记忆镍-钛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的节流孔7是径向孔,相对设置有两个。
所述的超弹性进气管2的前端后部呈弯曲状的弯曲角度是1°~179°。
所述的冷头1呈手指套形状,前端呈封闭状,后端呈开口状,该冷头1的后端套接在软管探针外管3的前端上。
所述的冷头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软管探针外管3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由于超弹性进气管2采用超弹性记忆合金管,利用记忆合金管的超弹性的特点实现可随着内镜通道4任意弯曲;超弹性进气管2的前端即节流端的管口是封闭的,在封闭端后边不远处打两个径向孔,作为节流孔7,利用汤姆孙效应,当气体从较高压强向较低压强膨胀时吸热,气体通过节流孔7时,使冷头1温度降低,以实现制冷;在距超弹性进气管2封闭端一定距离处弯曲一定角度,本实施例的角度是35°,所说的距离和角度有多个数值和组合,医生根据病变位置选用,由于超弹性进气管2材料本身的超弹性,弯曲角度并不影响探针进入内镜通,4,在探针伸出内镜通道4后探针的冷头1可以随弯曲角度方便的接触到气管壁上的病变组织,从而实现对这些病变的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北京库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北京库蓝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1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齿矫正正畸力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理血栓的磁控血管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