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肋土工膜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91802.4 | 申请日: | 201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丽;张孟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 地址: | 20044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土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等用的防渗土工膜,尤其涉及需要提供较高摩擦性能的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加肋土工膜。
背景技术
土工膜已经广泛运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如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的衬垫系统,为了提高填埋场的容量,增加效益,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徒边坡,但由于目前的光面土工膜摩擦性能相对较低,其上堆放的垃圾层较易从光面土工膜表面发生移动,导致填埋场整体失稳;其次,光面土工膜受到堆载后,膜本身也会顺着坡面下滑,导致膜之间的焊缝和膜本身应力增加,致使膜发生拉裂破坏。目前尽管有人提出糙面土工膜,但现有的糙面土工膜一般是通过喷丝加糙和化学发泡加糙等方式制成,存在在加工过程中,降低膜本身的机械性能,如抗拉伸强度的降低,或增加糙面形成难度和制作成本。其次,这两种加糙方式所形成的糙面凸起高度有限,因而摩擦性能及防滑性提高并不是很多。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摩擦性能及防滑性的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加肋土工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膜搭接方便,且搭接牢固的加肋土工膜。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加肋土工膜,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厚1.0mm-3.0mm的土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至少一面为加肋面,所说加肋面上有加肋体,该加肋突出体是与土工膜本体一次性压制成型的。
所说加肋突出体,是在制作模具的时候,模具本身自带的凹凸面,一次性整体浇筑土工膜而成,其凹凸形状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制定,可在模具单面或双面布置块状、条状、圆锥状、圆台状、半圆状、宝石状、纺锤状等凹凸形状,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这些凹凸形状的排列方式、凹凸高度以及凹凸之间的间距等来增加界面的摩擦性能。为了增加界面摩擦性能,凹凸形状的高度最好在0.5mm-2.5mm之间,相邻加肋突出体间的间距为10mm-20mm。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实现:在上述加肋土工膜的纵向边缘留有15-30cm的光边,以方便两张加肋土工膜能无间隙搭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本加肋土工膜除具有光面土工膜的温度适应性、耐候性、抗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及抗戳穿性外,由于有加肋突出体,增加了摩擦系数,具有防滑功能,更适用于陡坡及垂直防渗,增加工程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块状加肋的加肋土工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条状加肋的加肋土工膜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圆锥形加肋的加肋土工膜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圆台形加肋的加肋土工膜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本加肋土工膜,由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经带有相应突出物形状的辊滚压成门幅宽度为4m-8m,厚度为1.0mm-3.0mm的土工膜(3),其中一面或双面排列有高0.5mm-2.5mm的加肋突出体(1),构成加肋面(2)。加肋突出体(1)在加肋面(2)上均布,相邻加肋突出体间的间距为10mm-20mm。
实施例2:参见图1-图4,本加肋土工膜与实施例基本相同,特别之处是土工膜(3)纵向两侧各有15cm-30cm的无凸体用于搭接的光边。加肋突出体(1)是块状、或条状、或圆锥状、或圆台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1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伞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折叠登山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