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91276.1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1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余亚军;唐国富;郭仪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S8/00;F21V8/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106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及其 导光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应用于局部调光技术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模组。
【背景技术】
局部调光(Local Dimming)为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可在出光面的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亮度变化的技术,其主要优点在于可提高画面对比,进而改善画质。一般来说,局部调光技术主要是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尤其是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背光模组,其通过控制不同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辉度而达到在特定区域产生亮度变化的效果。
尽管直下式发光二极体背光模组搭配局部调光技术具备降低耗电量、提高画面对比等优点,相对地,其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系统就显得复杂许多,因而增加了电路设计成本。
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是通过单一导光板来产生面光源,因此无法搭配局部调光技术作出特定区域的亮度控制。再者,大尺寸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制造具备大面积的单一导光板的困难度太高,导致成本较大,且大面积导光板容易受外力产生挠曲现象而影响其光学表现。
为了让侧入式背光模组可搭配局部调光技术,可以考虑利用多块导光板配合独立控制光源的方案。而在研发过程中,多块导光板的结构具有不容易平整贴合的实际问题,一旦受到外力冲击或倒置背光模组,相邻导光板之间就会出现错位、脱离的现象,进一步导致背光膜片变形,使出光效果极差。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导光板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板模组,其通过数个模组化设计的导光板的排列以达到大面积的出光范围,且足以实现局部调光功能。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导光板模组稳固设置于其背板组件上,可达到大面积出光范围且足以实现局部调光功能,同时也有效避免相邻导光板因外力作用所造成的上下错位问题。
为达成本发明的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模组,所述导光板模组包含:
一平板型导光板,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一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出光面及两分别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入光面;以及
两楔形导光板,分别设置紧邻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每一所述楔形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及一入光面,所述楔形导光板的的出光面与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出光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楔形导光板的入光面是相对远离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入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型导光板还包含两贴合面,其中每一贴合面成形于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出光面与对应的入光面之间;每一所述楔形导光板还包含一贴合部,其中所述贴合部是相对远离所述楔形导光板的入光面,并对应贴附于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贴合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部利用一双面反射型双面胶贴附于所述贴合面上。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含:
一框架组件;
一导光板模组,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并包含多个相邻排列的导光板,其中每一所述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及至少一入光面,且所述多个导光板的出光面位于同一平面;以及
数个发光模组,设于所述框架组件上并分别面向所述多个导光板的入光面而对应提供独立控制的入射光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模组是包含:
一平板型导光板,设于所述框架组件的中央位置,并具有两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一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的出光面及两分别位于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入光面;以及
两楔形导光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框架组件上而紧邻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每一所述楔形导光板具有一出光面及一入光面,所述楔形导光板的入光面是相对远离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入光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光板的底面设有一固定用的反射型双面胶以稳定贴附于所述框架组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平板型导光板还包含两贴合面,其中每一贴合面成形于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出光面与对应的入光面之间;每一所述楔形导光板还包含一贴合部,其中所述贴合部是相对远离所述楔形导光板的入光面,并对应贴附于所述平板型导光板的贴合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贴合部利用一双面反射型双面胶贴附于所述贴合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导光板的垂直接触部位利用紫外线硬化胶黏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组件是单一框架、单一背板或是框架与背板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1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坚果破壳机
- 下一篇:III族氮化物半导体的气相生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