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热井松散层与基岩层混合取水成井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91009.4 | 申请日: | 2011-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1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红喜;冯永军;阴文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邯郸市伟业地热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10;E21B33/138;E21B3/00 | 
| 代理公司: | 邯郸市久天专利事务所 13117 | 代理人: | 薛建铎 | 
| 地址: | 0576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热 松散 基岩 混合 取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工艺,尤其是一种地热井松散层与基岩层混合取水成井工艺。
背景技术
在地热资源富集区,开凿地热井时往往都是只取松散层孔隙水或只取基岩层的裂隙水、构造水和溶洞水为该井的目的生产层。然而对于地热资源贫瘠、基岩构造不发育地区,若按照常规的成井工艺,往往会出现:取松散层孔隙水为该井的目的生产层时水量可以达到设计要求,水温较低;只取基岩层的裂隙水为该井的目的生产层时水量较小,但是水温有所上升。如果能将两个不同地质条件生产层的水混合一下,水温一定可以上升,水量也得到了保证。因此,设计一种地热井松散层与基岩层混合取水成井工艺,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热井松散层与基岩层混合取水成井工艺。该钻井工艺适合于地热资源贫瘠、基岩构造不发育地区的地热资源开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地热井松散层与基岩层混合取水成井工艺,其工艺步骤为:①用泥浆正循环钻井工艺钻井至完整基岩面以下5-10米深,②下管即在基岩面以下段和松散层的非松散孔隙水层段下井壁管,在松散层的松散孔隙水层段下透水管,③环孔填充即在与基岩面以下段相对应的环孔内注入水泥浆,在与松散孔隙水层相对应的环孔内投滤料,在与松散层的非松散孔隙水层段相对应的环孔内投入粘土球,④在水泥浆侯凝72小时后再用清水钻进工艺或反循环钻井工艺使用直径小于井壁管内径5-10mm的钻头继续在基岩层钻孔,至基岩裂隙水层,待水温达到设计时即可完井。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有效解决地热资源贫瘠、基岩构造不发育地区地热井的成井率。
2、可以有效提高单井最大效率,即保证了出水量,又提高了水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成井示意图。
图中:1为松散层的非松散孔隙水层,2为粘土球,3为井壁管,4为透水管,5为滤料,6为松散层的松散孔隙水层,7为水泥浆,8为基岩,9为基岩裂隙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地热井松散层与基岩层混合取水成井工艺,其工艺步骤为:①用泥浆正循环钻井工艺钻井至完整基岩面以下5-10米深,②下管即在基岩面以下段和松散层的非松散孔隙水层段下井壁管,在松散层的松散孔隙水层段下透水管,③环孔填充即在与基岩面以下段相对应的环孔内注入水泥浆,在与松散孔隙水层相对应的环孔内投滤料,在与松散层的非松散孔隙水层段相对应的环孔内投入粘土球,④在水泥浆侯凝72小时后再用清水钻进工艺或反循环钻井工艺使用直径小于井壁管内径5-10mm的钻头继续在基岩层钻孔,至基岩裂隙水层,待水温达到设计时即可完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邯郸市伟业地热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邯郸市伟业地热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1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