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交叉接触的无线听诊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90254.3 | 申请日: | 201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缪骥;仵正;吕毅;马锋;黄石;董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交叉 接触 无线 听诊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交叉接触的无线听诊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的听诊器由自然振动膜听诊头、导音管、耳塞等部件组成。听诊器作为一种诊断工具,需长期与医生接触,绝大多数医生都随身携带,在检查患者情况时,往往同一个听诊需要接触不同的患者,在这种交叉接触中存在着感染隐患。而且由于导音管的距离限制,医生在听诊时经常与患者颜面部靠近,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病情危重的患者,医生有可能给他们带去病菌,而对于传染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他们则可能给医生带去病菌。因此,一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既做到保护患者,又能保护医生的听诊器的出现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世纪80年代,电子听诊器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研究与关注,目前已有多种型号的电子听诊器应用于临床与教学。无线技术与电子听诊器的结合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但目前的无线听诊器主要为蓝牙无线听诊器,其传输速率慢,价格昂贵,并且其设计不能避免交叉接触所导致的感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交叉接触的无线听诊器,由于该2.4G无线听诊器各部件之间为无线连接,医生不再受听诊器导音管长度的限制;同时听诊头为病人所有,每一个床位配备一支听诊头,医生给不同的病人听诊时,使用该病人床头的听诊头,则可以避免交叉接触。这样既延续了电子听诊器的优势,又能同时保护病人与医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免交叉接触的无线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听诊头1内包括依次两两通信连接的传感器3、放大电路4、滤波器5、信号输出装置6以及无线发射器7,另外还包括与听诊头1的无线发射器7相无线通信适配的2.4G无线耳机2。
该避免交叉接触的无线听诊器的听诊头1可以收集及放大声音信息,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再以2.4G无线技术传输入2.4G无线耳机2中,应用此避免交叉接触的无线听诊器可实现听诊头病床化,避免交叉感染,可应用于各种类型传染病患者,病情危重的患者,手术后患者;该发明还具有分离听诊头1与2.4G无线耳机2,医生携带更方便,只需带着2.4G无线耳机2即可的特点;另外解除了导音管长度的限制,医生的姿势更舒适,也能很好的保护医生自己,加上2.4G无线信号可以同时多人收听,可供教学及会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所示,避免交叉接触的无线听诊器,包括听诊头1,听诊头1内包括依次两两通信连接的传感器3、放大电路4、滤波器5、信号输出装置6以及无线发射器7,另外还包括与听诊头1的无线发射器7相无线通信适配的2.4G无线耳机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医生给病人查体时,使用病床对应的听诊头1,耳带2.4G无线耳机2,随即通过听诊头1的传感器3收集被测部位的声音信号,并发送至放大电路4放大该声音信号,经由滤波器滤波处理后,由信号输出装置6发送到无线发射器7,无线发射器7再以2.4G无线技术传输入2.4G无线耳机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90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