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质粒DNA的碱裂解系统及组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9982.2 | 申请日: | 2011-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2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林;胡春生;卢育新;程晓晨;吴祖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C12N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质粒 dna 裂解 系统 组合 | ||
1.一种制备质粒DNA的碱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细菌悬液储罐(11);
碱裂解液储罐(13);
中空超滤柱(15),包括由超滤膜分开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碱裂解液储罐(13)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细菌悬液储罐(11)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超滤柱(15)包括:
外管(151),具有所述第一腔体,其上设有与所述碱裂解液储罐(13)相连的第一进液口(159);
内管(153),由所述超滤膜围成,具有所述第二腔体,并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所述内管(153)的两端分别具有穿透所述外管(151)的管壁向外延伸的第二进液体口(155)与出液口(157),所述第二进液口(155)与所述细菌悬液储罐(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159)设置在靠近所述出液口(157)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裂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液压泵(17)和第二液压泵(19),所述细菌悬液储罐(11)通过所述第一液压泵(17)与所述第二进液口(155)相连;所述碱裂解液储罐(13)通过所述第二液压泵(19)与所述第一进液口(155)相连。
5.一种制备质粒DNA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连接的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碱裂解系统、中和系统以及分离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系统包括:
中和液储罐(31);
三通连接管(33),具有相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中空超滤柱(15)的出液口(157)相连,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中和液储罐(31),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分离系统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系统还包括第三液压泵(35),所述中和液储罐(31)通过所述第三液压泵(35)与所述第二端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包括:
过滤器(53),包括滤入口和滤出口,所述滤入口与所述第三端口相连;
澄清溶液储罐(51),与所述过滤器(53)的滤出口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荡器(70),所述振荡器(70)设置在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过滤器(5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旋管道(9),所述回旋管道(9)设置在所述出液口(157)与所述第一端口的连路上和/或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振荡器(70)的连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9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红外的夜间智能车前方行人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遗留物实时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