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组合滑模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9664.6 | 申请日: | 2011-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揭保如;揭建刚;钱胜;周双喜;刘杰;姚志勇;曾小保;姚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22 | 分类号: | E04G11/2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17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墙体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模板,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组合滑模。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发展,对建筑用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节能、环保、低碳”已成为当代建设的新趋势。模板在传统的施工中曾用钢模、木模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用于模板的木材高达1000万立方米,树木的大量砍伐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诸多的灾害。另外传统的墙体结构和施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施工步骤复杂造成施工效率低下;建筑用料较多影响周边环境等。
此外,专利200720010841.6中公开了一种现浇轻质复合墙体,其包括两侧由预制墙面板拼装而成的墙面,以及预制墙面板之间的轻质混凝土夹层。在墙体构筑之后,预制墙面板的板面直接作为墙体表面,无需其他抹灰操作。
上述专利中的现浇轻质复合墙体,不但建筑方法较为繁琐,而且不能节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组合滑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墙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复杂、效率低下、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尤其简化了专利200720010841.6的建筑方法,节省了材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组合滑模,包括型钢焊接而成的模板外框,使用自攻螺丝固定在模板外框内和型钢筋上的塑料板或者其他材质的平面板,使其形成一个整体平面,即组合模板。通过导轨连接的型钢顶梁和型钢地梁用膨胀螺丝固定在房屋梁上,葫芦和型钢顶梁相连接,组合模板通过悬挂于葫芦上的钢丝绳在导轨上滑动。上述模板外框、型钢顶梁、型钢地梁均为10#槽钢,导轨为8#槽钢。先将组合模板相对安装到所需现浇的墙体位置,然后用对拉螺栓将该平面与导轨固定在一起。两组合模板之间形成空腔,按设计要求往空腔内浇捣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现浇物终凝完成,先拆对拉螺丝,再用葫芦将组合模板沿导轨缓慢拉起,定好位后再将对拉螺栓安装好,继续浇捣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浇筑高度视浇筑材料、门、窗洞口及层高高度决定,组织选择好滑模,设计好步骤,一般每次浇捣控制在0.9—1.8M间操作较为方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 浇好的墙体平整光滑,不需做粉刷;
2、 浇筑用材料工厂预拌好,施工现场无砂、石堆积,不影响施工周边环境;
3、 组合模板可根据浇注的面积调整,且可重复使用,节省了材料。
附图说明
图一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二是本发明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一种多功能现浇墙体组合滑模,包括型钢焊接而成的模板外框1,以及使用自攻螺丝8固定在模板外框1内和型钢筋3上的塑料板4,由塑料板4和模板外框1构成一个整体平面即组合模板,型钢顶梁6和型钢地梁5分别固定在房屋梁上,导轨2连接于型钢顶梁6和型钢地梁5之间,葫芦9连接于型钢顶梁6上,组合模板与导轨2通过对拉螺栓7固定在一起,两组合模板之间形成空腔,按设计要求往空腔内浇捣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现浇物终凝完成,先拆对拉螺丝,再通过悬挂在葫芦上的钢丝绳10将组合模板沿导轨缓慢拉起,定好位后再将对拉螺栓安装好,继续浇捣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创行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组合窗
- 下一篇:一种吊顶装饰条与吊顶扣板的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