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物花型的转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9121.4 | 申请日: | 2011-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陈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静;陈期 |
主分类号: | D06P5/26 | 分类号: | D06P5/26;D06P1/38;D06P3/66;D06P3/10;D06P1/39;D06P1/00;D06P3/04;D06P3/14;D06P3/24;D06P3/70;D06P1/16;D06P3/54;D06P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织物 转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物的印染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织物花型的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纺织品热转移印花方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它是先将容易升华的分散染料印在转印底纸上,然后再用热压等方式,使分散染料升华转移到织物上,形成图案的一种印花方法。它具有花型逼真,工艺简单,三废排放少等等优点。它仅适用于涤纶织物的印花,在锦纶,腈纶,以及天然纤维织物上效果不佳。
为了实现天然纤维的转移印花,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的湿法转移印花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印染工作者的重视。专利200410041034.1,以及专利200510026661.2都各自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织物的湿法转印方法。专利200710025329.3也公开了一种天然纤维织物以及锦纶织物的湿法转印方法。
但它们都有共同一点,必须先将待转印织物润湿,再在压力作用下,使面料上所带的水分溶解转印纸或转印膜上的水溶性染料,最后或冷堆,或汽蒸,或焙烘,使染料与纤维结合,完成转移印花。
而湿法转印在实施过程中,织物润湿时的湿度控制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织物品种众多,厚薄相差大,组织结构紧密不一,极易因为润湿不够造成染料转移不良,或湿度太大造成花型模糊不清等弊端。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专利201010519572.2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热转印方式解决以上问题,该专利中提出用聚氧化乙烯或聚氧化丙烯溶解或熔融后涂布于纸张或塑料膜,作为转印基材,再通过印刷方式将与待转印织物相对应的染料印刷在转印基材上,同时将待转印织物用吸水剂和酸剂或碱剂处理,在热压下使聚氧化乙烯或聚氧化丙烯熔融,带着染料进入织物纤维内,最后通过后处理使染料固着,完成转移印花。
然而,聚氧化乙烯的分子式为H-(-OCH2CH2-)n-OH,聚氧化丙烯为HO-[-(C3H6)-O-]n-H,它们的分子中含有大量的醚键。首先,由于聚合长链中醚氧原子上有未共享电子对,有很强的氢键亲和力,能与一些电子接受体的单体或聚合物形成络合物。而印染工业中使用的染料中均含有大量的电子接受体。其次,醚键还要与胺基(-NH2)和羟基(-OH)之间产生配位键或氢键结合。而印染工业中使用的染料中均含有大量的胺基(-NH2)和羟基(-OH)。再者,特别是两种物质的端羟基具有很强的活性,纤维素纤维印花时也会消耗大量的活性染料。所以,用聚氧化乙烯或聚氧化丙烯作为基材,会结合大量染料造成染料上染率低,得色浅,以及染料的大量浪费,最终水洗时进入废水中,造成污染。
另外,中国专利201010519572.2提出的热转移印花方法中,被转印织物要先用吸水剂和酸剂(或碱剂)预先处理,工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织物花型的转移方法以解决织物湿法转印存在的湿度控制难的难题,并且染料利用率高的,使用更方便,更简洁的热转移印花方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思路是,选用不易与染料结合的高分子物质代替聚氧化乙烯和聚氧化丙烯,提高染料利用率,提高印花得色量和印花色牢度。另外简化印花工艺,被转印织物不需要做预处理,直接转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织物花型的转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分子物质溶于水、或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根据染料和待转印织物种类的不同选择下述三种方式之一加入助剂继续溶解得到的混合溶液对纸张或塑料膜进行涂层、烘干、打卷备用;三种方式为:
a当染料为棉用活性染料,待转印织物为全棉或真丝织物时,向上述高分子物质的溶液内加入1~5%(w/w)的碱剂、1~20%(w/w)的吸水剂(百分比含义为单个助剂的重量与高分子物质的溶液的重量的比值),优选加入2~4%(w/w)的碱剂、8~15%(w/w)的吸水剂;
b当染料为酸性染料、毛用活性染料、锦纶用活性染料或阳离子染料,待转印织物为真丝、羊毛、锦纶或腈纶织物,向上述高分子物质的溶液内加入0.5~6%(w/w)的酸剂、5~20%(w/w)的吸水剂(百分比含义为单个助剂的重量与高分子物质的溶液的重量的比值),优选加入2~3%(w/w)的酸剂、8~15%(w/w)的吸水剂;
c当染料为分散染料,待转印织物为涤纶织物,不加任何助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静;陈期,未经刘静;陈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塑钢波纹填料
- 下一篇:一种医用雾化吸入器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