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感器的弹簧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8934.1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胡大琳;任更峰;陈凤翔;韩学坤;赵艳峰;张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相对位移的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应变测量传感器上使用的弹簧片。
背景技术
在工程领域,经常需要研究材料和结构的大变形问题,比如在研究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时,当材料产生屈服以后,其相对变形都比较大,目前普遍采用的测量方法是将塑性应变片直接粘贴在试件上,由于受粘贴技术、应变片性能、贴片用胶的性能以及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测量效果往往很不理想。另外,在研究砌体结构的力学性能时,需要测量砌块的变形,由于结构所采用的砌块几何尺于不同,依据砌体相关规范,测量标距一般从厘米级到米级变化,变形量比较大,目前主要采用支架和百分表或千分表组合的测量方法,但这种方法很难在结构物上进行实测(如石拱桥荷载试验)。
专利号为200320109969.X、发明名称为《双悬臂混凝土结构应变测量计》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应变测量计,采用应变杆的一端与应变传感器相联接、另一端与支座相联接,这种结构的应变测量计,经过实验室和桥梁建筑物的现场测试,证明它具有灵敏度高、信号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但这种应变测量计由于其结构原因,仅能测量结构或试件在弹性范围内的应变(小变形),无法测量结构或试件的大变形。因此大变形应变传感器的研制,是工程应变测试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研制了双悬臂大变形应变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当前需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比较高的传感器的弹簧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为双悬臂大变形应变测量传感器提供一种灵敏度高、易于标定、线性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传感器的弹簧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弹簧片弯折成具有上平板、下平板以及将上平板端部和下平板端部与折板连为一体构成W形,折板上加工有矩形通孔a。
本发明的折板为:与上平板夹角α为20°~70°的上侧平面板和与下平板的夹角β为20°~70°的下侧平面板连为一体构成,矩形通孔a位于上侧平面板和下侧平面板上。
本发明的下侧平面板与下平板之间的夹角β和上侧平面板与上平板之间的夹角α相等。
本发明的矩形通孔a位于上侧平面板与下侧平面板交线的两侧,且与交线相对称。
本发明的上平板与下平板相平行。
本发明的弹簧片的厚度为0.2~1.0mm。
本发明W形弹簧片在位移比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良好的线性,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灵敏度高、易于标定、线性误差小、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可在双悬臂大变形应变测量传感器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3、4中,本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弹簧片由中间加工有矩形通孔a的矩形弹簧片弯折而成,弹簧片的厚度为0.4mm,该矩形弹簧片弯折后形成具有上平板1、下平板2以及将上平板1端和下平板2端部连为一体的折板构成的W形结构,上平板1与下平板2相互平行。本实施例的折板由上侧平面板3和下侧平面板4连为一体构成,上侧平面板3与上平板1之间的夹角α为45°,下侧平面板4与下平板2之间的夹角β为45°。矩形通孔a的一半位于上侧平面板3上、另一半位于下侧平面板4上,矩形通孔a关于上侧平面板3与下侧平面板4的交线相对称。这种结构的传感器的弹簧片,适宜于在位移比较大的位移传感器上使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中,上侧平面板3与上平板1之间的夹角α为20°,下侧平面板4与下平板2之间的夹角β为20°,矩形通孔a在上侧平面板3和下侧平面板4的位置与实施例1相同。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实施例中,上侧平面板3与上平板1之间的夹角α为70°,下侧平面板4与下平板2之间的夹角β为70°,矩形通孔a在上侧平面板3和下侧平面板4的位置与实施例1相同。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在以上的实施例1~3中,弹簧片的厚度为0.2mm,上侧平面板3与上平板1之间的夹角α,下侧平面板4与下平板2之间的夹角β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在以上的实施例1~3中,弹簧片的厚度为1.0mm,上侧平面板3与上平板1之间的夹角α,下侧平面板4与下平板2之间的夹角β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89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