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有机空心结构纳米材料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8273.2 | 申请日: | 2011-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娟;赵翠平;张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有机 空心 结构 纳米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中空结构的纳米材料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制备能控制得到不同结构的有机空心纳米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中空结构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备空腔、质轻等特殊性能,在器件制备、催化反应、存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对材料进行尺寸和结构的精确控制,制备中空纳米材料,一直是材料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和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材料结构的特殊性,中空纳米结构的制备往往需要非常复杂的步骤,目标产物的单分散性和尺寸也难以精确控制,因此制备的产量非常低,为了制备中空纳米材料,有关文献(Schwartzberg, A. M.; Olson, T. Y.; Talley, C. E.; Zhang, J. Z. J. Phys. Chem. B 2006, 110, 19935. ;Yang, J.; Lee, J. Y.; Too, H. P. J. Phys. Chem. B 2005, 109, 19208. ; Leslie, A.; Chen, Y. C.; Xia, Y. N. Nano Res. 2008, 1: 441-449)报道了应用电偶置换反应法制备中空纳米材料的技术,其仅仅局限于贵金属如铂、金中空材料的制备;也有文献(Kuo, C. H.; Huang, M. H. J. Am. Chem. Soc. 2008, 130: 12815–12820)中公开了采用先通过自组装后再用化学试剂(酸或碱)来刻蚀成中空材料的技术,但是该方法用化学法刻蚀反应比较剧烈,选择性刻蚀比较难以控制;还有文献(Kim, D.; Park, J.; An, K.; Yang, N. K.; Park, J. G.; Hyeon, T. J. Am.Chem. Soc. 2007, 129, 5812)报道通过水热法结合化学刻蚀合成;自身模版法合成也在文献(Jung, S.; Cho, W.; Lee, H. J.; Oh, M. 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1–5)中公开,该方法仅仅局限于很少量有机物,合成条件繁琐,产率低;它以硅球为模版合成中空纳米材料,在去除模版过程操作繁琐,得到的产物的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产物分散性和可控性好的有机空心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有机空心结构纳米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目标有机化合物溶于良溶剂中,配制成目标有机化合物溶液,该溶液中有机化合物的浓度范围为5×10-4~4×10-3 mol/L;所述的目标有机化合物为2,5,8,11-四叔丁基苝;所述的良溶剂为四氢呋喃;
2)将表面活性剂溶于不良溶剂中,配制成表面活性剂溶液,该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范围为1.0~8.3 g/L;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三嵌段共聚物,通常被称为P123,其结构式为: ;所述的不良溶剂为去离子水;
3)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恒温于0~15℃的某一温度,搅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由步骤1)得到的目标有机化合物溶液,控制反应时间为3~5分钟;其中,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10~1:5;
4)将得到的产物置于恒温水浴中静置陈化,恒温温度为0~25℃的某一温度;陈化时间为6~36小时;
5)将得到的陈化物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所需结构的有机空心结构纳米材料。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空心结构纳米材料的结构包括十八面体笼状结构、空心立方块结构、空心立方体骨架结构、球形空心结构或花瓣星形空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8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