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甲醇驰放气联合生产甲醇和合成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8132.0 | 申请日: | 201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项裕桥;彭本成;李顺保;文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C07C31/04;C07C29/1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甲醇 放气 联合 生产 合成氨 装置 | ||
1.一种利用甲醇驰放气联合生产甲醇和合成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有二氧化碳吸附塔(1)、甲醇合成塔(2)、甲醇冷却器(21)、甲醇分离器(3)、甲烷合成塔(4)、氨合成塔(5)、氨气冷却装置、氨气分离塔(8)、闪蒸槽(9),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塔(1)的底部进口与甲醇驰放气的管道相连接,二氧化碳吸附塔(1)顶部出口,通过管道与来自空气分离系统(12)中的氮气管道相会合后一并与第一气体压缩机(13)的进气口相连接,第一气体压缩机(1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甲醇合成塔(2)的进气口相连接,甲醇合成塔(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甲醇冷却器(21)的进气口相连接,而甲醇冷却器(21)的气液出口通过管道与甲醇分离器(3)的进口相连接,而甲醇分离器(3)的甲醇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从甲醇分离器(3)的底部通向甲醇收集器,而甲醇分离器(3)的顶部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甲烷合成塔(4)的进气口相连接,而甲烷合成塔(4)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气体压缩机(41)的进气口相连接,而第二气体压缩机(41)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氨合成塔(5)的进气口相连接,而氨合成塔(5)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氨气冷却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而氨气冷却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氨气分离塔(8)的进口相连接,而氨气分离塔(8)的顶部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三气体压缩机(81)的进口相连通,而第三气体压缩机(8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气体压缩机(41)的气体出口管道相会合后与氨合成塔(5)的进气口相连接,氨气分离塔(8)的底部液体出口通过管道与闪蒸槽(9)的进口相连接,而闪蒸槽(9)的液氨出口通过管道去液氨收集器,而闪蒸槽(9)顶部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去氨回收系统(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合成塔(5)与氨气冷却装置之间设置有热量回收器(6),所述氨合成塔(5)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热量回收器(6)的进气口相连接,而热量回收器(6)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氨气冷却装置的进气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冷却装置包括有冷却水冷却器(71)和氨冷却剂的氨冷却器(7),所述热量回收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冷却水冷却器的进气口相连接,而冷却水冷却器(71)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氨冷却器(7)的底部进气口相连接,而位于氨冷却器(7)上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氨气分离塔(8)的进口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回收系统(91)中的废气通过管道去锅炉燃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吸附塔(1)中吸附下来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去甲醇合成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81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含乳化液废水的厌氧反应器
- 下一篇:弹簧压入式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