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燃气管道带压开孔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8107.2 | 申请日: | 201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娜;王兵;王敏;郝红玲;杨薇;刘延雷;徐彦廷;王晓巍;王亚东;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兵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燃气 管道 带压开孔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燃气管道开孔装置及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乙烯燃气管道带压开孔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燃气管道由于其耐腐蚀性好、寿命长、重量轻、易弯曲、运输及安装费用低等优点,在新建中、低压燃气管道中被大量推广应用。然而该种材质管道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已运行管道与新建管道连接的技术问题。目前传统的方法是关闭两端阀门,放空所剩燃气,这样造成一定的浪费,费时费力,所以燃气管道带压开孔技术是有必要的,且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根据CJJ 63 00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要求,聚乙烯燃气管道连接应采用电熔连接(电熔承接连接、电熔鞍形连接)或热熔连接(热熔承插连接、热熔对接连接、热熔鞍连接),不得采用螺纹连接和粘接。因此针对该要求提出一种合理的带压开孔技术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燃气管道带压开孔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聚乙烯燃气管道带压开孔装置:
包括内表面镶嵌有电热丝的半圆形紧固件、圆弧内表面镶嵌有电热丝的半圆形三通件、聚乙烯控制阀门、密封连接管和开孔驱动器;把半圆形紧固件和半圆形三通件圆弧侧一端固定在聚乙烯燃气管道需要开孔位置的外表面,半圆形紧固件和半圆形三通件上分别设置有电热丝接线端口,半圆形三通件管道上设置有聚乙烯控制阀及进气孔,半圆形三通件的另一端通过密封连接管与开孔驱动器连接,开孔驱动器朝向聚乙烯燃气管道的一侧安装钻头。
二、一种聚乙烯燃气管道带压开孔方法:
将内表面镶嵌有电热丝的半圆形紧固件、圆弧内表面镶嵌有电热丝的半圆形三通件固定在需要开孔的聚乙烯管道上,对半圆形紧固件、半圆形三通件同时通电,预埋在半圆形内表面的电阻丝具有设定的功率及阻值,通电后的电阻丝加热到一定温度,从而使半圆形紧固件、半圆形三通件与管道的连接面熔融,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接触面上不断熔融的聚乙烯材质相互扩散后,进行自然冷却,这样界面就得到必要的焊接强度,形成管道可靠的焊接连接,半圆形三通件上的进气孔通入0.6mpa氮气能检测焊接的强度及密封性能;半圆形三通件另外一侧装有控制阀门,开孔作业时处于敞开状态,另外一端配有密封连接管及钻头驱动器,使钻头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工作,防止管道内燃气外漏。
该方法的原理是:
聚乙烯管道电熔焊接的原理是用电熔焊机给镶嵌在电熔管件内壁的电阻丝通电加热,其加热的能量使管件和管材的连接界面熔融。在管件两端的间隙封闭后,界面熔融区的熔融物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其分子链段相互扩散,当界面上相互扩散的深度达到分子链缠结所必须的尺寸,自然冷却后界面就能得到必要的焊接强度,形成管道可靠的焊接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对运行状态下,需要设置分支管道的聚乙烯燃气管道实施带压开孔,装设三通件,可节约大量燃气和施工时间,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及快速的优点。本发明可用于聚乙烯材料管道所涉及的在线开孔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电热丝,2、半圆形紧固件,3、电热丝接线端口,4、半圆形三通件,5、聚乙烯控制阀门,6、进气孔,7、密封连接管,8、固定螺栓,9、控制面板,10、开孔驱动器,11、钻头,12、紧固螺栓,13、燃气,14、聚乙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内表面镶嵌有电热丝1的半圆形紧固件2、圆弧内表面镶嵌有电热丝1的半圆形三通件4、聚乙烯控制阀门5、密封连接管7和开孔驱动器10;把半圆形紧固件2和半圆形三通件4圆弧侧一端固定在聚乙烯燃气管道14需要开孔位置的外表面,半圆形紧固件2和半圆形三通件4上分别设置有电热丝接线端口3,半圆形三通件4管道上设置有聚乙烯控制阀5及进气孔6,半圆形三通件4的另一端通过密封连接管7与开孔驱动器10连接,形成一个密封的工作空间,开孔驱动器10朝向聚乙烯燃气管道14的一侧安装钻头11。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兵,未经王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8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安装车辆的前技术表面的布置
- 下一篇:研磨垫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