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解酒和预防宿醉的组合物及包含该组合物的解酒饮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87876.0 申请日: 2011-04-08
公开(公告)号: CN102218096A 公开(公告)日: 2011-10-19
发明(设计)人: 朴炫俊;朴晳浚;李璡熙 申请(专利权)人: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A61K36/738 分类号: A61K36/738;A61P25/32;A23L2/38;A23L2/52;A23L1/30;A61K31/455
代理公司: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代理人: 尚志峰;汪海屏
地址: 韩国*** 国省代码: 韩国;K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解酒 预防 宿醉 组合 包含 饮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解酒和预防宿醉的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下述的用于解酒和预防宿醉的组合物以及包含该组合物的解酒饮料,该组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含有枳椇果实提取浓缩液(或提取液)、刺梨提取物、黄杞提取物、莲(莲子)提取物以及烟酰胺,其能够降低在体内被吸收/分解而引起宿醉的血液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使得有利于解酒。

背景技术

宿醉是对饮酒后出现的肉体和精神上的不适感的总称,其客观的症状有认知能力低下、恶心、呕吐、乏困、头痛、运动能力低下、血液学变化以及激素变化等。

在日常生活中,现代人承受各种压力,尤其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所要承受的压力强度越来越高。

虽然很多现代人利用运动、睡眠、吸烟、旅行等各种方法来消除这种压力,但是,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最为普遍的解压方法还是饮酒(摄取酒精)。

这是由于对于现代人来说,所谓饮酒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用于解压的手段,而是在商务接待、同事或熟人之间的应酬、家庭聚会等广泛的范围内形成一种文化。

特别是,随着社会变得越复杂和组织化,饮酒的机会也越增加,与此同时,暴饮、过饮等现象也增加。在韩国,存在其独特的饮酒文化,很多人因频繁的饮酒和过饮而发生宿醉,并影响第二天的正常生活,也有很多因长期的不良饮酒习惯而损害健康的情况。

被吸收到体内的酒精(乙醇)主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首先生成乙醛后被氧化成乙酸盐排出体外。在从乙醇氧化成乙醛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的是乙醇脱氢酶(ADH,alcohol dehydrogenase),而在由乙醇氧化而生成的乙醛的分解/氧化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的是乙醛脱氢酶(ALDH,acetaldehydedehydrogenase)。

正常的乙醇代谢过程如下所述:摄取的乙醇在胃或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管后移送至肝脏,在肝细胞中,乙醇经乙醇脱氢酶(ADH,alcohol dehydrogenase)的作用氧化成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ALDH,aldehyde dehydrogenase)的作用分解成乙酸盐,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对于引起宿醉的原因,虽然还未完全研究清楚,但是,有很多学术观点认为其原因是:脱水、乙醇以及乙醇的代谢物(乙醛、甲醛、丙酮)的毒性作用、营养素的吸收障碍引起的营养缺乏等。例如,最近有观点指出乙醇中少量含有的甲醇的代谢以及甲醛是引起宿醉的原因(Jones AW. Pharmaco Toxicology.60(3)217~220),但也有一些报告称,乙醇的代谢产物即乙醛、丙酮等是实际上引起宿醉的原因(Tomita Y,Haseba T,Kurosu M,Watanabe T(1990). Arukoru KenkyutYakubutsu Ison.25(2).116-128)(Tsukamoto S,Muto T. Nagoya T,Shimamura M,Saito T,Tainaka H.(1989). Alcohol Alcohol.24(2).101~108)。

人可以分为即使在体内的乙醛浓度低的情况下也开始氧化的2型、以及在高浓度的情况下开始氧化的1型,东方人一般属于2型,与大多属于1型的西方人相比,乙醛的氧化慢,因此相对地更容易发生宿醉。

在韩国独特的饮酒文化的社会背景下,一直存在消费者对解酒产品的需求,从而在多个领域中正在进行为了减轻饮酒引起的宿醉的研究和实验,并且,实际上,在市场上已有多种产品,并不断地有新产品上市。

其中,大部分产品虽然利用的是中药材等药效好的材料,但是,其使用量不足,并且,对于实际制造出的最终产品的效果也缺乏客观的验证,因此,在现实中,实际需要解酒饮料的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并不高。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如下所述的产品:其利用具有解酒效果的原料或组合物制造,并进行客观的解酒效果验证,使得消费者在饮用产品后确实能够获得效果,由此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减少因过多的饮酒引起的社会损失,并且有利于个人的健康生活。

枳椇(Hovenia dulcis Thunb.)是属于鼠李科的植物,其果实带有肉质果柄,将其果实称为枳椇子。枳椇子从古代开始就被用作药材,其味甘、性平,具有止渴除烦、去湿热、解酒毒的功效。在本草纲目等中医古医书中记载了枳椇子是用于解酒毒的最佳药材。

近年来,在各个领域中对枳椇的生理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且,事实上,在很多研究文献中客观地验证了其对酒精的分解以及肝毒性的解毒等方面所起到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未经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7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