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7053.8 | 申请日: | 2011-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照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照云 |
| 主分类号: | F03D3/02 | 分类号: | F03D3/02;F03D3/06;F03D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541 安徽省巢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锥管式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利用狭管效应、伯努利效应、文丘里效应及流体力学理论设计的锥管状风筒,把不稳定的自然风速调节和控制为较稳定工作风速的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主要是螺旋桨式风机,特点是仅利用自然风速带动桨叶转动。其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特性非常突出。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只利用自然风速,对于风电机来说,自然风速是主动的,风电机浆叶的转动是被动的,自然风速的变化只存在于浆叶遮挡的那一小部分,对于浆叶没有遮挡的部分空气流动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而且浆叶实体的受风面积占扫风面积的比例非常小。
2.装机容量大而发电量低。
3.风小发不出电,风大又并不了网。
4.为了获得更多的风能而使用高塔架、大风轮设计,使叶片问题、变速箱问题、轴承问题、控制系统问题,层出不穷。也因此使气象灾害的发生率高,建造安装、维护费用高昂。
5.风电场亏损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的不足,利用狭管效应、伯努利效应、文丘里效益及流体力学理论,提供一种低投入、高产出、低风险、高收益,气象灾害的发生率低,建造安装、维护费用低。通过调节风筒进风口的截面积来改变自然风速为最佳的工作风速。从而输出较稳定的电能保证并网。且能适合在多种地理环境中营运的风力发电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是由风速调节装置3根据自然风速的变化情况,扩大或缩小风筒进风口1的截面积,使风筒8的截面积呈渐减或渐加状态的,因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或分散的,于是渐加速或渐减速为较稳定的工作风速,流入风机12中推动飞机叶轮16,将风能装化为动能,再有发电机14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东南等轴测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水上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东南等轴测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水上锥管式风力发电装置剖视图。
具体设计方法
下面从自然风速由小变大至强的变化过程,并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1.当锥管状风筒8的进风口1吹入的自然风较小时,风筒进风口1的截面积为最大,由于此时风筒8的截面积是渐减的,因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流入风筒8的风速为渐增大,当流至风机12的入口时达到要求的工作风速后流入风机12,推动风机叶轮16带动飞轮11、变速箱13、发电机14,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2.当风筒进风口1吹入的自然风速增大时,风速调节装置3根据流体连续性方程,自动调节使风筒进风口1的截面积缩小,此时风筒8的截面积任然是渐减的,只是渐减的比例较小,同样因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流入风筒8的风速为渐增大,当流至风机12的入口时达到要求的工作风速后流入风机12,推动风机叶轮16带动飞轮11、变速箱13、发电机14,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3.当风筒进风口1吹入的自然风速增大至等于工作风速时,风速调节装置3根据流体连续性方程,自动调节使风筒进风口1的截面积再缩小,此时风筒8的截面积大小是相等的,于是流入风筒8的风速无变化,当流至风机12的入口时仍然是要求的工作风速,流入风机12中,推动风机叶轮16带动飞轮11、变速箱13、发电机14,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4.当进风口1吹入的自然风速继续增大时,根据流体连续性方程,自动调节使风筒进风口1的截面积继续缩小,此时风筒8的截面积是渐加的,因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分散,于是流入风筒8的风速为渐减小,当流至风机12的入口时达到要求的工作风速后流入风机12,推动风机叶轮16带动飞轮11、变速箱13、发电机14,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5.当进风口1吹入的自然风速继续增大至强风时,自动吹起强风调节盖板4,同时风速调节装置3将风筒进风口1的截面积进一步缩小后,强风调节盖板4自动复位,此时风筒8的截面积还是渐加的,只是渐加的比例更大,因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分散,于是流过的风速渐减小,流入风机12内的任然是稳定的工作风速,从而推动叶轮16,带动飞轮11、变速箱13、发电机14,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保证并网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照云,未经孙照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7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模组
- 下一篇:一种煤制焦装置干熄焦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