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线引导设备、路线引导方法及计算机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605.3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5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石桥义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34 | 分类号: | G01C21/34;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线 引导 设备 方法 计算机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线引导设备、路线引导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均被安装在车辆上并执行关于从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路线的引导的汽车导航系统被广泛使用。一些汽车导航系统配备有这样的功能,即,通过该功能来计算行驶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或者到达目的地的预计时间,并且该信息可以通过显示在屏幕上提示给驾驶员(例如,见JP-A-2008-281362)。驾驶员可以通过选择最佳路线,观看由汽车导航系统提示的信息而行驶到目的地。
发明内容
大多数现有汽车导航系统被设计/开发用于汽油驱动车辆。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期望将来仅由二次电池驱动的电动车辆变得普及,同样需要适合电动车辆的汽车导航系统。
寻求电动车辆以低电力消耗行驶。可以想到的情况是,驾驶员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最近充电站的位置等而更愿选择在将消耗较少电力的路线上行驶,而不是选择在行驶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更短的路线上行驶。然而,在相关技术的汽车导航系统中,没有引入对行驶到目的地过程中将消耗较少电力的路线进行搜索的概念。
此外,可以预先知道电动车辆每单位距离的电力消耗,但是在导出将消耗较少电力的路线时,要考虑在行驶路线上存在或不存在坡度以及在行驶期间不是为了驱动电动车辆而使用的电力。具体地,当在到目的地的行驶路线上存在坡度时,在上坡的情况下,电力消耗增加;在下坡的情况下,获得再生能量。因此,行驶在具有坡度的道路上要消耗的电力的量与行驶在相同距离的平坦道路上要消耗的电力的量不同。
考虑到上述情况,理想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且改进的路线引导设备、路线引导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其能够在由二次电池驱动的电动车辆行驶在到目的地的路线上时计算电动车辆将要消耗的电力并将计算结果提示给驾驶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路线引导设备,包括:路线搜索单元,搜索电动车辆行驶到预定目的地的至少一条路线,该电动车辆由设置车辆内部的二次电池中存储的电力推动;以及电力消耗计算单元,基于电动车辆行驶时将消耗的电力的信息和与路线相关的地理信息,计算当电动车辆沿着路线搜索单元搜索的路线行驶到目的地时电动车辆的电力消耗。
该路线引导设备可以还包括:读取单元,其中记录有道路的坡度信息;以及电力信息保存单元,保存电动车辆的每一坡度的电力消耗的信息和电动车辆的每一坡度的再生能量获取量的信息。电力消耗计算单元使用记录单元中记录的坡度信息和电力信息保存单元中保存的信息计算电力消耗。
该路线引导设备可以还包括电力消耗提示单元,路线搜索单元搜索的路线与电力消耗计算单元计算的电力消耗一起提示在该电力消耗提示单元上。
电力消耗提示单元可以提示路线搜索单元搜索出的路线中的,行驶到目的地时电动车辆将消耗最少电力的路线。
预定目的地可以为多个。电力消耗提示单元可以提示多个目的地中的,电动车辆将消耗较少电力的目的地的路线。
电力消耗计算单元可以考虑电动车辆上设置的装置的电力消耗,计算电动车辆沿着路线搜索单元搜索的路线行驶到目的地时的电力消耗。此外,当检测到设备的电力消耗变化时,电力消耗计算单元可以重新计算电动车辆沿着路线搜索单元搜索的路线行驶到目的地时的电力消耗。
电力消耗计算单元可以考虑电动车辆的载荷,计算电动车辆沿着路线搜索单元搜索的路线行驶到目的地时的电力消耗。
考虑电动车辆的载荷时,电力消耗计算单元可以考虑电动车辆上的人数,计算电动车辆沿着路线搜索单元搜索的路线行驶到目的地时的电力消耗。
电力消耗计算单元考虑电动车辆行驶的外部环境,计算电动车辆沿着路线搜索单元搜索的路线行驶到目的地时的电力消耗。
当二次电池的电力剩余量小于或等于预定量时,电力消耗计算单元可以优先搜索电动车辆将消耗较少电力的路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路线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路线搜索步骤,搜索电动车辆行驶到预定目的地的至少一条路线,该电动车辆由设置在车辆内部的二次电池中存储的电力推动;电力消耗计算步骤,基于电动车辆行驶时将消耗的电力的信息和与路线相关的地理信息,计算当电动车辆沿着由路线搜索步骤搜索的路线行驶到目的地时电动车辆的电力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6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