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虫啉悬浮剂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6270.5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孙新宇;王敏;刘伟;徐艳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5/04 | 分类号: | A01N25/04;A01N51/00;A01P7/02;A01P7/04;A01P5/00;A01P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虫啉 悬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吡虫啉悬浮剂。
背景技术
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是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的作用 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使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用于防治 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粉虱等,其在使用时常常加入表面活性剂等助剂,但 助剂的加入不当会影响,甚至降低吡虫啉的药效。
水基化是农药剂型开发的主要方向,悬浮剂是其中重要的剂型之一,悬浮 剂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随着时间推移,最终不可避免会发生状态的变化, 出现分层、结底等质量问题。为了在使用悬浮剂制剂时获得满意的性能和生物 作用,需要使悬浮剂中的活性化合物与助剂较好结合。此处,助剂是一种可提 高活性化合物生物作用的成分,但该成分本身并不具有生物作用。具体而言, 助剂可促进活性化合物被吸收。悬浮剂粒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粒 径大了容易出现分层、结底、悬浮率低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目 前一般的悬浮剂90%粒径在5微米左右,甚至更大。而影响粒径的最主要因素 是表面活性剂等助剂的选择,如果助剂没有选择好,难以保证粒径,而且药效 发挥不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通过助剂的选择,提供一种悬 浮率更高的、热贮性能更稳定、药效更佳的含有吡虫啉的悬浮剂组合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吡虫啉悬浮剂,其特征在于该悬 浮剂由如下组分制备得到:
吡虫啉1-80重量份,分散剂3-10重量份或渗透剂5-30重量份,防冻剂2-6 重量份,增稠剂0.1-1.5重量份,消泡剂0.1-2.8重量份,去离子水5-90重量份, 分散剂和渗透剂不同时存在,
其中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钠和分散剂NNO组成,优选其中木质素磺酸钠和 分散剂NNO重量比为3∶2。
其中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 种,优选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特别优选为乙二醇;
其中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白 炭黑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黄原胶。
其中消泡剂选自聚合甘油、脂肪酸、聚氧丙烯甘油醚、硅油或硅酮中的一 种或多种,优选为硅油或硅酮,特别优选为硅油。
其中渗透剂为聚烷氧基甘油三酯。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吡虫啉悬浮剂由如下组分制备得到:
吡虫啉8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3重量份,分散剂NNO 2重量份,乙二 醇4重量份,黄原胶0.2重量份,硅油0.3重量份,去离子水10.5重量份。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吡虫啉悬浮剂由如下组分制备得到:
吡虫啉50重量份,木质素磺酸钠5重量份,分散剂NNO 3重量份,丙二 醇3重量份,黄原胶0.5重量份,硅酮1重量份,去离子水37.5重量份。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吡虫啉悬浮剂由如下组分制备得到:
吡虫啉60重量份,聚烷氧基甘油三酯20重量份,乙二醇5重量份,羟甲 基纤维素1重量份,硅油2重量份,去离子水12重量份。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吡虫啉悬浮剂由如下组分制备得到:
吡虫啉35重量份,聚烷氧基甘油三酯10重量份,丙二醇6重量份,白炭 黑1.5重量份,甘油1.5重量份,去离子水46重量份。
本发明的上述悬浮剂中,除了吡虫啉作为活性成分外,还可以包含其它活 性化合物作为其中的组分,例如其他杀昆虫剂、引诱剂、消毒剂、杀细菌剂、 杀螨剂、杀线虫剂、杀真菌剂、生长调节物质、除草剂、安全剂、肥料或化学 信息素等。
本发明的悬浮剂中,通过特定的分散剂或者是通过特定的渗透剂与相应的 防冻剂、增稠剂配比,使得本发明的上述吡虫啉悬浮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 散性,能够使得吡虫啉更好的发挥药效。其中渗透剂可从水性喷雾液和/或喷雾 层渗入植物的角质层,从而能够提高活性化合物在角质层中的流动性。
制备上述本发明的悬浮剂的各个组分都是能够从市场上购买得到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6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