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对氰基一氯苄的废液回收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5942.0 | 申请日: | 2011-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武宝萍;卢星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海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7C255/56 | 分类号: | C07C255/56;C07C253/30;C07C253/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彦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氰基一氯苄 废液 回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荧光增白剂ER-Ⅱ的技术,特别是一种生产荧光增白剂ER-Ⅱ原料对氰基一氯苄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液的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荧光增白剂ER-Ⅱ的主要原料对氰基一氯苄,其主要由对甲苯氰通过氯化反应得到。由于反应条件难以控制,生产过程中不仅得到对氰基一氯苄,同时还有对氰基二氯苄和对氰基三氯苄,通过分离得到对氰基一氯苄作为原料生产荧光增白剂ER-Ⅱ,而剩余大量的废液里含有对氰基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以及对甲苯氰,还有少量的未知物。如何处理这些废液,是生产荧光增白剂ER-Ⅱ化工厂面临的问题。
将所得的废液用气相色谱分析,其中对氰基一氯苄约为21%,二氯苄约为64%,三氯苄约为8%,对甲苯氰约为3%,其他未知物为4%(其他含量的均适用此方法)。通常生产1吨荧光增白剂ER-Ⅱ的原料对氰基一氯苄,产生约0.25吨的工业废液。这些工业废液成为工厂留之可厌,弃之可惜的累赘,有的工厂不得不装桶长期存放,不但占用大量的场地,而且有时会因为泄露,废液流出来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有效防止工业废液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变废为宝的一种生产荧光增白剂ER-Ⅱ原料对氰基一氯苄的废液回收处理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生产对氰基一氯苄的废液回收处理方法,其特点是:
①、将生产对氰基一氯苄的工业废液回收后,加入工业废液重量的2-10倍的水作为溶剂,温度控制在100~105℃,常压下进行水解反应6~24h,然后冷却至室温,静置,反应液分层,取上层水液过滤,得粗产品A(对氰基苯甲醛),下层固体油状物收集待用;
②、取下层固体油状物,加入冰醋酸水溶液和乌洛托品,在常压下加热回流,回流温度为100~105℃,反应进行1~4h后,加入盐酸调反应液的pH值为1~4,再继续反应1~4h,然后冷却到80℃,加入NaOH水溶液,调反应液的pH值为6~8,冷却,过滤得粗产品B,
其中加入冰醋酸水溶液为下层油状物重量的1~4倍,冰醋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0~50wt%,加入的乌洛托品为下层油状物重量的0.3~0.8倍;
③、将粗产品A、B进行重结晶精制,以水、甲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中的其中任意一种作为溶剂,加热回流,冷却结晶,抽滤,得到对氰基苯甲醛湿产品,将湿产品于30~70℃烘干,得到对氰基苯甲醛成品,
其中溶剂的加入量为上述粗产品A、B质量总和的4~8倍。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步骤①中废液加入溶剂水后,再加入氯化锌作为催化剂,氯化锌的加入量为工业废液重量的2~1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步骤③中以甲醇水溶液为溶剂,甲醇水溶液的浓度为10~50wt%。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步骤③中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10~50wt%。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回收处理方法使得生产荧光增白剂ER-Ⅱ原料对氰基一氯苄工业废液中含量较高的对氰基一氯苄,二氯苄通过水解反应,得到有用的化工原料对氰基苯甲醛,不但防止工业废液对环境的污染,而且降低了生产对氰基苯甲醛的生产成本,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的回收过程中水为溶剂可以重复使用或者是循环使用,如第一步反应结束后的水可以重复使用,也可以作为第二步中的溶剂使用,第三步提纯时,如果用水作溶剂,水可以作为第一、二步时的溶剂使用,降低水的使用量。原料廉价、生产成本低。本发明的回收处理工艺流程简单,中试试验成功,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生产对氰基一氯苄的废液回收处理方法,
①、将生产对氰基一氯苄的工业废液回收后,加入工业废液重量的2-10倍的水作为溶剂,温度控制在100~105℃,常压下进行水解反应6~24h,然后冷却至室温,静置,反应液分层,取上层水液过滤,得粗产品A(对氰基苯甲醛),下层固体油状物收集待用;
②、取下层固体油状物,加入冰醋酸水溶液和乌洛托品,在常压下加热回流,回流温度为100~105℃,反应进行1~4h后,加入盐酸调反应液的pH值为1~4,再继续反应1~4h,然后冷却到80℃,加入NaOH水溶液,调反应液的pH值为6~8,冷却,过滤得粗产品B,
其中加入冰醋酸水溶液为下层油状物重量的1~4倍,冰醋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0~50wt%,加入的乌洛托品为下层油状物重量的0.3~0.8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海工学院,未经淮海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子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具二次造浪效果的造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