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处理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5527.5 | 申请日: | 201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4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范迪;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赛尔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污水处理器。
背景技术
工业污水的处理是普遍关注的热点,由于工业污水的种类繁多、水量变化大、水质浓度高、成分复杂,因而处理难度大。目前大多采用常规技术的联合处理工艺,这些工艺往往流程长、传递过程耗能大、运行成本高,难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特别是高盐高浓度有机污水一直是处理的难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差,常规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且处理成本高,给企业“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另外,因市场需求引起的产品转型快,导致污水情况更加复杂,更使原有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及设施雪上加霜,因此,目前急需高效实用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产品。
在难降解工业污水的处理技术中,微电解技术正日益受到重视,是目前处理印染、电镀、造纸、医药、硝基苯、苯胺、印刷线路板、焦化、畜牧、双氧水化工、石油化工、橡胶助剂化工以及含苯环化工污水的一种理想技术,它在去除高浓度污水的色度和降低COD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氧化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染物的成熟技术。为此,怎样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微电解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及过滤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式污水处理器,最大化发挥各自的优特点,使其出水水质好、耐冲击、适应性强、易操作管理、经济实用。这是本技术领域面临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器,其结构合理、紧凑,将微电解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及过滤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耐冲击、适应性强、成本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器,包括壳体、支撑板、壳体内的复合填料、壳体外与壳体连接的进水管、出水管及供气装置,支撑板与复合填料之间设置穿孔曝气器,穿孔曝气器由供气管与外部的供气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置一中心筒体,中心筒体内上部设有布水器,下部设置微电解填料,所述微电解填料及中心筒体底部的开口坐落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进水管由壳体上部引入中心筒体内与布水器相连;有一环形向上敞开式的集水槽围绕在中心筒体并高于复合填料的上部周围,所述的出水管一端与集水槽相连,出水管另一端穿过壳体引出;支撑板下方设中心导流筒,中心导流筒上下端均为开口,中心导流筒上端与支撑板连接,中心导流筒内设有一加药器,有一与加药器连接的加药管向上穿过中心筒从壳体上部引出,与外部的加药设备相连;所述壳体内的复合填料环绕在中心筒体周围并分为上、下两层由支撑板支撑。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电解填料为铁碳微电解填料。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环绕在中心筒体周围的复合填料中的下层为生物填料,上层为高密度纤维丝。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穿孔曝气器为环形,围绕在中心筒体周围,位于下层的生物填料的下方,与穿孔曝气器连接的供气管上设置空气阀。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加药器为环形穿孔管式。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为圆形的筒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壳体圆柱形内,由壳体圆锥形内均布的4根支撑架支撑。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底部尖端连接一排泥管,排泥管上连接一放空管,放空管上设置放空电磁阀,排泥管上设置排泥电磁阀。正常工作时,排泥电磁阀和放空电磁阀关闭,需排泥时才开启排泥电磁阀;检修时,排泥电磁阀关闭,放空电磁阀开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污水处理器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将微电解技术、絮凝沉淀技术、生物铁法技术、生物膜处理及过滤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具有如下优点:
1、效率高,成本低:本发明在同一罐体内完成对污水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絮凝沉淀、生物吸附、生物氧化及过滤等多重作用,反应速率快,处理效率高,成本低;
2、应用范围广,如:含有偶氟、碳双键、硝基、卤代基结构的难除降解有机物质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3、微电解填料使用寿命长、投资费用少、操作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过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电解反应剂。微电解剂只需定期添加无需更换,添加也无需进行活化直接投入即可;
4、污水经微电解处理后会在水中形成原生态的亚铁或铁离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剂更好的混凝作用,无需再加铁盐等混凝剂,色度、COD去除率高,并且不会对水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可以达到化学沉淀除磷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还原去除重金属;
5、曝气量小,电耗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赛尔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赛尔环境保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