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及其雨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5310.4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管运涛;许光明;陈俊;靳军涛;杨云安;张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及其雨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面污染的加剧,雨水径流污染愈加严重。沥青油毡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融雪剂、农药、杀虫剂的使用均能使径流的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体、重金属、油等污染物,雨水的污染程度不容小觑。尤其是污染最为严重的初期雨水径流,降雨径流中所携带污染物几乎都集中在初期几毫米雨水中,其污染负荷远高于中后期雨水,若这部分径流直接排放,则会给地表水造成巨大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及其雨水处理方法,对初期雨水进行合理化的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雨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雨水储存管、雨水井和雨水疏通管,所述雨水疏通管与河道连通,其中,还包括河水倒灌阻滞堰、初雨沉积池、以及将雨水从雨水井中抽至初雨沉积池的提升泵站;所述河水倒灌阻滞堰设在所述雨水井中,所述初雨沉积池的底部设有与市政污水管网连通的第一排水口及其控制阀门,所述初雨沉积池的中部或上部设有与河道连通的第二排水口及其控制阀门。
一种雨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初雨收集步骤:在预定的初雨时期,利用河水倒灌阻滞堰将初期雨水贮存在雨水储存管和雨水井中;
初雨转移步骤:在预定的时间内,利用水泵将贮存在雨水储存管和雨水井中的初期雨水输送至初雨沉积池中;
初雨沉降和排放步骤:初期雨水在初雨沉积池中滞留预订时间进行沉降后,将沉降形成的初期雨水上清液排入河道,沉降部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优选地,还包括初雨沉积池清洗步骤:降雨结束后,利用水泵将储存在雨水储存管和雨水井中的雨水输送至初雨沉积池,对初雨沉积池进行清洗,并将雨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该优选方案,一方面有利于排空雨水储存管和雨水井,保持其蓄水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储存在其中的后期雨水对初雨沉积池进行清洗。
优选地,还包括错接污水处理步骤:利用河水倒灌阻滞堰将错流入雨水储存管前级雨水处理管道中的污水收集储存在雨水储存管和雨水井中,当污水收集储存至预定的量时,利用水泵将其输送至初雨沉积池,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本优选方案是针对大多雨水处理系统存在生活污水流入的问题而设计的,能够防止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现有雨水处理系统,实现了对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的区别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初期雨水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雨水处理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阐述。
本具体实施方式是建立在高水位滨河带生活小区的雨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雨水处理系统由雨水储存管1、雨水井2、河水倒灌阻滞堰3、雨水疏通管4、提升泵站5、初雨沉积池6、第一排水口及其控制阀门7、第二排水口及其控制阀门8组成。
雨水储存管1、雨水井2、雨水疏通管4、河道依次连通。
河水倒灌阻滞堰3设在雨水井2中,它的高度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防止河道高水位时,河水倒灌进入生活小区;2)降雨时,保证一定的雨水储存量,只有当雨水井中的水位高过河水倒灌阻滞堰时,雨水才能溢过河水倒灌阻滞堰进入雨水疏通管流入河道中,从而能够将生活小区中污染负荷高的初期雨水拦截在雨水储存管1和雨水井2中,维持水泵正常运行。
初雨沉积池6用于初期雨水的沉降分层,其容积大小须依据生活小区的面积、环境、所在地区降雨情况等因素来设计,初雨沉积池6的底部设与市政污水网管连通的第一排水口及其控制阀门7,中部或上部设与河道连通第二排水口及其控制阀门8。第一排水口和第二排水口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尤其是第二排水口,可以在初雨沉积池6不同水位点设置多个。
提升泵站5设置在雨水井2和初雨沉积池6之间,用于利用水泵将贮存在雨水储存管1和雨水井2中的雨水输送至初雨沉积池6中,提升泵站5的输送能力根据生活小区的环境进行选择,一般而言,提升泵站5需要具有在15分钟内将贮存在雨水储存管1和雨水井2中的雨水输送至初雨沉积池6的能力,以避免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在雨水储存管1和雨水井2中大量混合,从而减低系统的处理效率。
上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雨水处理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5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配变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控制终端
- 下一篇:应力替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