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4677.4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6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彦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盖体可相对本体枢转180度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双荧幕笔记型计算机将其中一荧幕设置在主机本体的一面上,并将另一荧幕设置在盖体的一面上,使盖体相对主机本体盖合时,两个荧幕会相对闭合。但由于受限于盖体转轴的旋转中心与主机本体及盖体的厚度差异,当盖体相对主机本体打开至使两个荧幕同时朝上时,两个荧幕并无法位于同一平面上。
因此现有一种做法是透过在主机本体与盖体分别设置一转轴,并在两转轴之间设置一枢接两转轴的转轴支架,才可将盖体相对主机本体打开至使两个荧幕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将盖体反向对折至主机本体背面当tablePC(平板计算机)使用,且为了能将盖体对折到主机本体的背面,需要上下等距的转轴支架才可跨过系统厚度。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子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克服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具有相枢接的一第一本体及一第二本体,并可将对折在第一本体下方的第二本体枢转至与该第一本体共平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一枢转盘体及一第二本体。
该第一本体具有相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枢转盘体固定在该第一本体的一侧边的一端部,并具有一凸出该侧边的枢转部,该枢转部上设有一弧形导槽,该弧形导槽的一端邻近该第一面,另一端邻近该第二面;该第二本体具有相反的一第三面及一第四面,且该第二本体的一侧边的一端部与该弧形导槽相枢接,该第二本体位于该弧形导槽的邻近该第一面的一端时,可相对该第一本体枢转至邻近该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使该第三面与该第一面相对,且该第二本体可沿该弧形导槽移动至该弧形导槽的邻近该第二面的另一端,并相对该第一本体枢转至使该第四面与该第二面共平面。
较佳地,该第二面及该第四面还设有一平面显示器。
较佳地,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固定在该第一本体的该侧边的另一端部的枢转盘体,且该第二本体的该侧边的另一端部与该枢转盘体的弧形导槽相枢接。
较佳地,该第一本体的该侧边的两端部是分别借由一枢轴与对应的该枢转盘体的弧形导槽相枢接,且各该弧形导槽的两端分别形成一孔径大于该弧形导槽的宽度的圆孔,而该枢轴的伸入该弧形导槽的一末段形成一宽度与该弧形导槽的宽度相同的扁平部,且该扁平部的相反两侧边为圆弧形并与该圆孔相配合,使得该扁平部顺着该弧形导槽移动至两端的圆孔内,可在该圆孔内枢转并定位。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借由在该第一本体的一侧边的端部设置一枢转盘体,并在枢转盘体的凸出于第一本体的枢转部上设置一弧形导槽,且第二本体的一侧边的端部借由枢轴与枢转盘体上的弧形导槽相枢接,使第二本体能沿着弧形导槽从第一本体的第一面下方移动至第一本体的端部外侧且邻近第一本体的第二面,并借由枢轴在弧形导槽另一端圆孔中枢转而达到使第四面与第二面共平面的功效和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收折时的侧面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元件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展开以及沿枢转盘体移动过程侧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枢转至使第二本体的第四面与第一本体的第二面共平面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沿图5的5-5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7显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本体位于枢转盘体的弧形导槽另一端时,第二本体可借由枢轴相对第一本体枢转至一符合使用者视角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以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见图1所示,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是以一笔记型计算机为例,但不以此为限,凡是具有类似笔记型计算机的具有相枢接的一第一本体(主机本体)及一第二本体(盖体)的机构设计的电子装置都适用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晶器用封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轧辊胚料锻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