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84457.1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9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77 | 分类号: | A61K36/77;A61P9/06;A61P9/1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动脉血管发生硬化而引起的心脏缺血或出血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一直号称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已成为“时代的瘟疫”。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300多万,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而幸存下来的人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重残。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其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日益呈年轻化趋势,如何有效防治也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一般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长期服药会带来一定的依赖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用原料制成:银杏叶800份、白芍500份、甘草500份、菊苣500份、三七200份、荔枝核100份、地龙100份。
制备方法:将地龙切成段,与其它原料药一起加入8-10倍重量的开水中,煮制3-5小时,过滤掉滤渣,浓缩滤液成干浸膏,粉碎,可以制成任一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以口服或肠胃外给药的方式施用于需要这种治疗的患者。口服给药时,可制成口服常释剂型、缓释控释剂型、颗粒剂等。
上述所有药物组合物的制剂,可采用现有制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生产,需要的时候可以添加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银杏叶: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营养脑细胞及其它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质与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奇特功效。
白芍药:学名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 in Journ,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作用。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 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
菊苣: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胃等功效。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
地龙:清热息风、清肺定喘、利尿通淋。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本发明的药物可以显著延长大鼠实验性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显著抑制大鼠血小板凝集,在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血栓形成及治疗血栓性疾病,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血流循环障碍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用原料制成:银杏叶800份、白芍500份、甘草500份、菊苣500份、三七200份、荔枝核100份、地龙100份。
制备方法:将地龙切成段,与其它原料药一起加入8-10倍重量的开水中,煮制3-5小时,过滤掉滤渣,浓缩滤液成干浸膏,粉碎,压制成10mg的颗粒剂。
病理实验
1、动物:大鼠。
2、实验用药:本发明药物和市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3、方法:测定大鼠颈动脉血液凝血时间。
步骤:取正常体重均匀的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三组,灌胃给药,给药量为3mg/kg体重,发明组所用药为本发明药物,对照组1所用药为市售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对照组2所用为蒸馏水。每日一次,连续给药20天,末次给药2小时后,割颈动脉取血,以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CT)。统计结果见下表1。
表1 凝血时间对比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荣,未经李秋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