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色彩表现的测试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4065.5 | 申请日: | 201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煜;周鸿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1J3/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 地址: | 100016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色彩 表现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色彩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器色彩表现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用户在使用彩色显示器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感官判断来调整显示器的色彩,使显示器的显示满足自己的使用偏好。但是,用户在人为调节的过程中,只是基于自己的主观感觉,对于显示器的色彩表现性能没有准确的了解,调整出的色彩可能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另外,在通常情况下,显示器的各部件性能会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而降低,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能监测显示器各部件的性能变化,也就无法对自己的显示器的使用实时状态有清楚的了解。
为此,市场上出现了针对显示器的测试软件,可以对显示器的各种性能进行测试,其中,也包括对于显示器色彩的测试。现有的显示器色彩测试通常包括对显示器的灰度及色度的测试。对于灰度的测试为先将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开到最大,根据测试屏幕上的图形所显示的灰阶方格显示与否来判断灰度是否正常,然后根据灰阶方格的显示来对显示器的亮度进行调整,对比度则需要用户根据自己主观判断来调整。对于色度的测试为通过全屏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及白色,在各种颜色时的屏幕中的画面是否表现一致,例如显示器屏幕的四个边角部分与其他部分的画面是否相同,是否出现色块等。同样,用户需要根据显示屏在不同颜色下的测试结果按照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对显示器的色彩进行调整。
此种显示器色彩的测试可以较为客观的反应出显示器的色彩显示状态,但是对比度与色度的调整需要用户根据测试结果主观的调整,可能导致调整结果并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另外,将灰度与色度分开调整,使调整的过程较为复杂,增加调整的时间,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器色彩表现的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对显示器的色彩表现能力进行测试,并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自动对显示器色彩表现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使用方便,且调整的效果较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器色彩表现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用户在色彩表现测试中选取的测试标识得出显示器当前的色彩表现能力;
步骤102,结合预先存储的基准色彩参数及测试出的显示器当前的色彩表现能力给出用于调整显示设备以优化显示器色彩表现的参考调整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01中的色彩表现测试是将测试标识以与背景的可见差异逐渐缩小的方式设置,并通过用户对可见差异的识别求得色彩表现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02之后增加如下步骤:
根据参考调整值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参考调整值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用户根据参考调整值手动调整色彩参数;或
系统自动调整色彩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参考调整值包括:
对显示器进行调整的参考调整值;或对显卡进行调整的参考调整值。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01之前增加如下步骤:
在测试标识中添加表示显示器色彩表现能力的标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步骤102之前增加如下步骤:
建立包括有表示显示器基准色彩表现的基准色彩参数的数据库;
提取表示当前显示器基准色彩表现的基准色彩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基准色彩参数包括与当前显示器型号所对应的基准色彩参数,和/或显卡在当前显示器型号下所对应的基准色彩参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器色彩表现的测试系统,包括:
色彩表现能力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当前显示器的色彩表现能力;
色彩调整参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显示器的色彩表现能力以及预先存储的基准色彩参数,计算参考调整值。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色彩调整参数计算模块所计算出的参考调整值自动对色彩参数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标尺设置模块,用于设置表示色彩表现能力的标尺。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数据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表示显示器基准色彩表现的基准色彩参数的数据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4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快半导体加工硅晶片消除静电吸附作用的方法
- 下一篇:避雷器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