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导电薄膜及光电转换元件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3801.5 | 申请日: | 201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关根昌章;樱井恭子;小野寺诚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H01B5/14;H01B1/08;H01G9/04;H01G9/20;H01M1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王安武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导电 薄膜 光电 转换 元件 | ||
1.一种透明导电薄膜,其包括:
第一导体层,其由具有第一比电阻的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形成;以及
第二导体层,其层压在所述第一导体层上,具有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比电阻且小于等于1*106Ω*cm的第二比电阻,并且由含钛的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
其中层压所述第二导体层后的薄层阻抗相对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单体的薄层阻抗的增加量为10Ω/□或者更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
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是含铟的锡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导电薄膜,还包括
第三导体层,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层内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比电阻的第三比电阻,并且形成为格状。
5.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其包括:
第一电极,其包括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由具有第一比电阻的第一透明导电氧化物形成,所述第二导体层层压在所述第一导体层上,具有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比电阻且小于等于1*106Ω*cm的第二比电阻,并且由含钛的第二透明导电氧化物形成;
氧化物半导体层,其与所述第二导体层接触,并且承载光敏化颜料;
第二电极,其与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相对;以及
电解质层,其设置在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
其中所述氧化物半导体层由多孔的氧化钛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38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通信或计算机机房的机柜安装底座
- 下一篇:膜堆叠和垂直磁记录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