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3730.9 | 申请日: | 201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裘德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裘德鑫 |
| 主分类号: | C22C38/26 | 分类号: | C22C38/26;C22C38/38;C22C38/58;C22C38/48;C22C33/04;C21D8/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氏体 抗菌 不锈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纳米析出相马氏体抗菌不锈钢,所制得的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基体中均匀弥散分布着纳米级析出的抗菌相ε-Cu,从而使得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其特征在于:
该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如下:C:0.10~1.20重量%,Cr:12.00~26.90重量%,Cu:0.65~4.60重量%,W:0.15~6.00重量%,Ni:≤5.80重量%,Nb:0.01~1.25重量%,V:0.01~1.35重量%,Mn≤1.8重量%,Mo:0.15~4.90重量%,Si≤2.6重量%,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选自下列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Co≤1.25重量%,Ti≤0.8重量%,Zr≤0.8重量%,Sn≤0.8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选自下列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Al<3.45重量%,N<0.15重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中Cr的含量为:14.7~23.8重量%。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中C的含量为:0.45~0.96重量%。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中Ni的含量为:2.18~3.8重量%。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中W的含量为:0.3~4.0重量%。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的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冶炼炉内,首先将除铜以外的原料熔化,这些原料熔化后再加铜并快速升温到1680℃以内,浇注铸锭,铸锭浇注完成后,对铸锭进行退火处理。
9.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经冶炼和退火后,对铸锭进行锻造,通过锻造使铸锭的组织状态由铸态转变成锻态,具体方法为:首先应将铸锭充分加热,加热时温度升高不得超过20℃/s;加热温度≤1350℃;始锻温度≤1300℃,终锻温度≥850℃;经锻造后,对锻件进行球化处理,球化处理方法为:将锻件加热,加热温度为750~950℃,并保温,保温时间为:12~24小时。
10.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马氏体抗菌不锈钢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处理后,对马氏体抗菌不锈钢进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完成后,再对马氏体抗菌不锈钢进行回火处理;淬火温度为1000~1100℃,深冷处理温度为-45℃~-196℃,回火温度为160~650℃;在热处理时,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在淬火炉内保温时间、深冷处理时间、回火保温时间均≤4小时。
11.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马氏体抗菌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在冶炼炉内,先将除铜以外的原料熔化,再加铜并快速升温至1680℃以内,浇铸铸锭,浇铸完成后对其进行退火处理;2)经冶炼、退火后对铸锭进行锻造,锻造前,首先应将铸锭充分加热,然后再锻造,加热时升温速度不得超过20℃/s,加热温度≤1350℃,始锻温度≤1300℃,终锻温度≥850℃;经锻造后,对锻件进行球化处理,球化处理方法为:将锻件加热,加热温度为750~950℃,并保温,保温时间为:12~24小时;3)对马氏体抗菌不锈钢进行热处理:对马氏体抗菌不锈钢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处理后,对马氏体抗菌不锈钢进行深冷处理;深冷处理完成后,再对马氏体抗菌不锈钢进行回火处理;淬火温度为1000~1100℃,深冷处理温度为-45℃~-196℃,回火温度为160~650℃;在热处理时,马氏体抗菌不锈钢在淬火炉内保温时间、深冷处理时间、回火保温时间均≤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裘德鑫,未经裘德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37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