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2768.4 | 申请日: | 201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宁;李敏;赵继印;张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S1/66 | 分类号: | B60S1/66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除 车牌 积雪 装置 | ||
1.一种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热单元;
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融雪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融雪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发热单元开始发热以产生融化车牌表面积雪的热能;以及
向所述控制单元和发热单元供电的供电电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覆于车牌表面任一区域的导电层、用于将所述发热单元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所述车牌表面相应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置于所述发热单元的供电回路中的开关控制模块;
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所述融雪触发信号;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融雪触发信号,通过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动作,控制所述供电电源向所述发热单元供电,所述发热单元在供电后开始发热以产生融化车牌表面积雪的热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温度感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融雪触发信号,感应所述车牌表面相应区域的周边环境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温度感应模块感应到所述周边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通过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动作,控制所述供电电源停止向所述发热单元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供电电源停止向所述发热单元供电后,感应所述车牌表面相应区域的周边环境温度;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温度感应模块感应到所述周边环境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时,通过控制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动作,控制所述供电电源向所述发热单元供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提示单元;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控制所述供电电源向所述发热单元供电的同时,控制所述提示单元发出提示用户所述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的提示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为一软索式电热元件,所述软索式电热元件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所述软索式电热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为一开关,所述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正极输出端,所述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开关的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软索式电热元件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稳压直流电源芯片、可编程微控制器芯片、电阻R1以及电容C1;
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正极输入引脚连接所述开关的另一端,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负极输入引脚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正极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芯片的电源引脚,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负极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芯片的接地引脚;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芯片的第一双向输入/输出引脚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第一双向输入/输出引脚同时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芯片的电源引脚;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第二双向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第三双向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温度感应模块;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正极输出引脚同时连接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和温度感应模块,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负极输出引脚同时连接所述温度感应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模块包括一温度传感器芯片,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正极输出引脚,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的接地引脚连接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负极输出引脚,所述温度传感器芯片的数据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可编程微控制器芯片的所述第三双向输入/输出引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除车牌积雪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包括一光电耦合器芯片、电阻R2、电阻R3以及NPN型三极管Q1;
所述光电耦合器芯片的正极引脚通过电阻R2连接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正极输出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芯片的负极引脚连接所述稳压直流电源芯片的所述第二双向输入/输出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芯片的集电极输出引脚连接所述软索式电热元件的另一端,所述光电耦合器芯片的发射极输出引脚通过电阻R3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软索式电热元件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供电电源的负极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学院,未经大连民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27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