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1969.2 | 申请日: | 201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0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邹宗海;潘咸峰;黄斌;王建娜;刘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1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橡胶 生产 中的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按照下列顺序进行:污水预处理、污泥吸附、水解酸化、好氧生化处理和高级氧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水预处理采用混凝、气浮技术,首先将污水放入调节池,在调节池中调节pH值,均质后的污水进入反应混凝槽,在反应混凝槽内投加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然后流入涡凹气浮系统,停留后再自流至集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pH值控制为 3~12,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50~400m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2~10mg/L,停留时间为0.3~1.5h。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泥吸附是利用微生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物化过程,集水池中污水自流至吸附池,经吸附池中大量微生物吸附进水中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后的混合液自流至沉淀池,部分污泥回流至吸附池进行再次吸附,剩余污泥外排至污泥浓缩池,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下游的水解酸化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泥吸附中,水温控制为20~45℃,吸附停留时间为1~3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是水解酸化池中的大量微生物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并将截留下来的颗粒物质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同时在产酸菌作用下,将大分子物质、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水解酸化控制工艺参数为:溶解氧DO≤0.5 mg/L;污泥浓度MLSS 4~12g/L,时间为4~15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水解酸化后的污水中加入生活污水作为共基质,与水解酸化后的污水混合后自流至一级载体流化床,池内设置高强度复合材料曝气管和悬浮填料,空气由底部向上运动,上升的空气与污水形成气水混合体带动悬浮式填料在水中搅拌、翻腾,形成均匀的流化状态;
将在一级载体流化床反应池中进行好氧反应后的污水在活性污泥曝气池中进一步去除COD,一级载体流化床中生物膜上脱落的微生物对后续的活性污泥系统可以作为菌种接入;活性污泥曝气池混合液自流至一级沉淀池,泥水分离后,上清液经气提泵提升至二级载体流化床中;
向二级载体流化床中再次加入生活污水,利用共基质的共降解作用进一步提高合成橡胶污水的生物降解速率和降解效果,降解水中残留的COD和剩余NH3-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载体流化床生活污水投加量为20~60m3/h,停留时间为4~10h;DO控制在2~10mg/L,MLSS为 2~6g/L;污水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为5~15h,水中溶解氧量为2~10mg/L;
二级载体流化床生活污水投加量约为5~30m3/h,;停留时间为4~10h;DO控制在2~10mg/L, MLSS 2~4g/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成橡胶生产中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级氧化处理采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对合成橡胶污水进行高级氧化处理,将二级CBR池降解后的泥水混合液自流至二沉池,泥水分离后,上清液自流至混合絮凝池,向混合絮凝池内投加PAC,经过滤后污水进入铁炭微电解反应池,再向铁炭微电解反应池内投加铁炭填料,采用微曝气的方式,控制反应:pH为2~7,反应时间10~40min,Fe/C为0.5~3,气水比为1: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19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陶瓷连续纤维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吸尘车上的电子脉冲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