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1803.0 | 申请日: | 201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博仪;长谷川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A47C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杨献智 |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靠背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靠背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作为车俩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2009-101137),其包括座椅靠背框架和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并对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背部提供支撑的板本体。在JP-A No.2009-101137中公开的板本体上形成有在座椅靠背高度方向上延伸的开口。该开口形成在与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胸椎相对应的位置。当乘员的背部压靠至板本体时,由于该开口,减小了向乘员的胸椎所施加的反作用力。相应地,乘员感觉更舒适地坐在车辆座椅上。
同时,例如,在JP-A No.2009-101137中公开的座椅靠背中,在车辆被另一车辆或类似物从该车辆的后侧碰撞(从后面碰撞)并且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例如惯性力施加于乘员的情况下,乘员的腰部压靠至板本体。通常,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腰椎是轻微弯曲的。相应地,在乘员的腰部压靠至板本体的情况下,乘员的腰椎向上伸展以致具有直线的形状。由于该原因,乘员的头部相对于头枕朝座椅高度方向的上侧移动。在乘员的头部的位置如上述改变的情况下,乘员的头部压靠至头枕的时刻与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板本体的时刻变成彼此不同。这导致乘员的头部围绕脖颈部为支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的事实产生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抑制乘员的腰椎的形状的改变的车辆座椅靠背、以及包括该车辆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
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包括:座椅靠背框架,该座椅靠背框架包括一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和座椅靠背上框架部,该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分别设置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每一座椅靠背侧框架部在座椅高度方向上延伸,该座椅靠背上框架部沿座椅宽度方向连接该对座椅靠背侧框架部的上端部并且在其上安装有头枕;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和腰容置部,该腰容置部设置在支撑构件上,该腰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以膨胀的方式突起),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支撑乘员的腰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在碰撞时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腰部压靠至腰容置部。这里,腰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前侧的凸起形状。相应地,抑制了对乘员的腰椎的特定部分的作为反作用力的压力的集中(下文中,称为“压力反作用力”),从而减小了乘员腰部的负荷。另外,因为乘员的腰部以腰椎弯曲的状态保持(限定)在腰容置部上,所以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
通常,坐在车辆座椅中的乘员的腰椎是弯曲的。当腰椎的曲率改变并且腰椎的形状改变时,乘员的头部的位置改变。具体地,在腰椎的曲率增大并且腰椎的形状改变为直线形状的情况下,乘员的头部相对于头枕在座椅高度方向上朝上侧显著地移动。在乘员的头部的位置如上述改变的情况下,乘员的头部压靠至头枕的时刻与乘员的脖颈部(下脖颈部)压靠至支撑构件的时刻变成彼此不同。这导致乘员的头部围绕脖颈部为支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摆动。
相比之下,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乘员的腰椎由腰容置部保持(限定)在弯曲的状态。由于该原因,抑制了腰椎的形状的改变。相应地,头枕和支撑构件的相对位置得到调节,从而减小了介于乘员的头部压靠至头枕的时刻与乘员的脖颈部压靠至脖颈容置部(下脖颈容置部)的时刻之间的偏差。结果,抑制了乘员的头部围绕脖颈部为支点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摆动。具体地,通过调节头枕与脖颈容置部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乘员的头部和脖颈部同时压靠至头枕和支撑构件,这能够抑制乘员的头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的摆动。相应地,减小了乘员的脖颈部的负荷。
根据第二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在根据第一方面的车辆座椅靠背中,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胸容置部,该胸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凸起形状(以膨胀的方式突起),并且当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支撑乘员的胸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当在碰撞时具有预定值或更高值的载荷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施加于乘员时,乘员的胸部压靠至设置在支撑构件上的胸容置部。这里,胸容置部弯曲以形成侧视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朝后侧的凸起形状。相应地,抑制了在乘员胸椎的特定部分上的压力反作用力的集中,从而减小了乘员的胸部的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1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