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1715.0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松;李学伟;陈莉;郭冠群;赵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L33/24;C08L89/00;C08K3/34;C08F120/54;C08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胶 基半互穿温敏 纳米 复合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无机纳米皂石粒子的分散:20~25℃下,将无机纳米皂石粒子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4%的水溶液,搅拌10~30min,直至完全分散形成透明溶液;
2)反应预聚液的配制:氮气保护下,将丝胶和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依次加入上述透明溶液中,丝胶和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在水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分别为1~3%和9~7%,20~25℃下搅拌20~40min,形成略呈淡黄色的反应预聚液;
3)凝胶的制备:将上述反应预聚液用冰块降温至0~5℃,在氮气保护和磁力搅拌下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5~0.5%的引发剂水溶液,搅拌5~25min后,注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2%的催化剂水溶液60~120μL,将溶液缓慢倒入厚度为2mm的玻璃器皿中,密封后进行原位自由基聚合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在20~25℃,20~50h后停止反应;
4)凝胶的纯化:将反应后的产物切成大约直径10mm的薄片,浸泡于去离子水中1-2周,每间隔5-8小时更换去离子水,以除去未反应的单体、交联剂和各种杂质,得到所述的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纳米皂石粒子为硅酸镁锂、锂皂石、镁皂石或锂镁皂石中的任意一种,均含有硅氧基团和镁、锂等金属离子,外观为白色固体粉末,在水中经搅拌后可均匀分散,呈澄清透明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胶外观为淡黄色粉末,具有水溶性,易溶于热水、酸、碱溶液中,总体分子构象主要为无规卷曲,分子空间结构松散、无序,其分子链上有许多侧链较长的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等,以及许多极性亲水基团(如-OH、-COOH、-NH2、>NH等)处于多肽链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基丙烯酰胺类单体具有温度敏感性,为N-异丙基丙烯酰胺或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的一种,由于其单体结构中既含有亲水的酰胺基团,又含有疏水的异丙基或甲基基团,因而具有体积相转变温度(VPTT),当低于此温度时,亲水作用力起主要作用,分子链完全伸展,而当高于此温度时,氢键被破坏,疏水作用力增加,分子链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所述的催化剂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或亚硫酸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凝胶纯化是将反应产物浸泡于去离子水中1-2周,每间隔5-8小时更换去离子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该纳米复合水凝胶包括丝胶蛋白多肽链部分、无机纳米皂石粒子部分,以及烷基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后形成的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该无机纳米皂石粒子部分在去离子水中可被剥离成厚度为1-2nm、直径为15-50nm圆盘状片层结构,并作为物理交联剂,起到交联和增韧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溶胀后的外观为透明状,当外界温度升至31~34℃后,凝胶立刻由透明变为乳白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丝胶基半互穿温敏纳米复合水凝胶,其特征在于:37℃下在其凝胶表面种植鼠成纤细胞(L929),随时间和丝胶含量增加细胞数量越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17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