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无砟轨道跨越线下结构缝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81631.7 | 申请日: | 201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森荣;崔国庆;孙立;杨艳丽;李秋义;张珍珍;李平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轨道 跨越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无砟轨道结构缝,尤其涉及一种铁路无砟轨道跨越线下结构缝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单元分块式无砟轨道通常采用现场浇筑道床板或工厂预制轨道板式,这种无砟轨道结构跨越线下结构缝时,除钢轨在桥梁梁缝等线下结构缝处连续外,道床板(或轨道板)、底座等在结构缝处均断开,即无砟轨道结构未能实现跨越桥梁梁缝等结构缝。当线下基础发生形变时,道床板随之发生移位,导致钢轨易损。
针对目前铁路桥梁跨度逐渐增大、特殊桥梁结构广泛应用等原因,导致桥梁梁缝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无砟轨道结构跨越桥梁梁缝将不可避免。然而,目前还没有铁路单元分块式无砟轨道,跨越桥梁梁缝的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能使单元分块式无砟轨道跨越线下结构缝,并适应线下结构缝形变的一种铁路无砟轨道跨越线下结构缝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无砟轨道跨越线下结构缝结构,它包括含有伸缩缝2的线下基础1和位于线下基础1上的道床板6,所述道床板6沿纵向为单元分块式结构,其特征是,在线下基础1的伸缩缝2之上、相邻两道床板6单元之间设置连接板3,该连接板3跨越伸缩缝,所述连接板3能与伸缩缝2两侧中至少一侧的线下基础1的上表面沿纵向相对运动;在该结构中还设置有约束连接板横向运动的限位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可以为凹凸槽结构7,该凹凸槽结构位于连接板3与相邻道床板6对应的两端,该道床板6与连接板3通过凹凸槽结构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还可以由位于连接板3两侧的限位块6组成,该限位块6的下表面与线下基础1固定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板3与线下基础1上表面沿纵向相对运动可以是通过点式支承结构实现的,所述的点式支承结构分别位于伸缩缝2两侧的连接板3与线下基础1之间,位于伸缩缝2一侧的线下基础1上的点式支承结构为活动点式支承座4,另一侧为固定点式支承座5。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3与线下基础1之间间距为10cm。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板3与线下基础1上表面沿纵向相对运动还可以是通过平面滑动支撑结构实现的,该平面滑动支撑结构由连接板3下表面与其对应的线下基础1上表面构成,这两个对应面呈平面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位于伸缩缝2两侧的线下基础1上表面靠近伸缩缝处分别设有一层软质材料层9。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能跨越线下结构缝适用于单元分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该结构设置连接板跨越线下结构缝,连接板能与线下基础纵向相对运动,并通过横向限位转置限制其横向运动。当线下基础发生形变,特别是纵向形变使伸缩缝跨度改变时,连接板能相对运动而不产生形变,有效保护了无砟轨道。
本发明安装简单,成本低廉,能够适应更加复杂和广泛的铁路线下基础,特别能够适应线下基的变形和位移对结构的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包括线下基础1、道床板6、连接板3、伸缩缝2、活动点式支承座4、固定点式支承座5和凹凸槽结构7。所述连接板3位于相邻线下基础1之间的伸缩缝2之上,且位于该处相邻两块道床板6之间,且连接板3的长度小于上述相邻两块道床板6之间的间距。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通过凹凸槽结构7与各自相邻的道床板6连接,本实施例中,凸槽位于连接板端部,凹槽位于道床板端部,相对的凹槽和凸槽相配,该凹凸槽结构7约束了连接板的横向运动。
所述点式支承结构位于连接板3与线下基础1之间,该点式支承结构由分别位于伸缩缝2两侧的线下基础1上的四个点式支承座组成,每侧线下基础1上装有两个点式支承座,位于伸缩缝2一侧的线下基础1上的点式支承结构为活动点式支承座4,另一侧为固定点式支承座5。活动点式支承结构4实现了连接板3可与位于伸缩缝一侧的线下基础上表面相对纵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与线下基础1之间间距为10cm左右,该间距可以防止当线下基础1发生垂直方向形变,导致靠近伸缩缝一端的线下基础上翘时,不至于顶起连接板,从而影响钢轨变形。
本实施例所述的活动点式支承座4、固定点式支承座5均为桥梁领域通用的桥梁支承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1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