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1221.2 | 申请日: | 201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谭丁铁;王资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工橡胶株洲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F22D11/02 | 分类号: | F22D11/02;F04B1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 地址: | 4120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锅炉 余热 回收 热水 水泵 汽蚀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烟道的出口管段中设置一热交换器,锅炉所排出的烟气先经过与热交换器中水进行热交换后再排出;热交换器通过输入冷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器中的冷水由锅炉的补水箱提供;锅炉补水箱中冷水经由余热循环水泵送入热交换器中,然后在热交换中进行热交换变成热水,接着进入带有保温的热水箱中,再又从热水箱下部通过管道输送到锅炉给水泵,由锅炉给水泵作为水源向锅炉供水;在热水箱旁设有一保压装置,保压装置通过管道与热水箱连通,保压装置可以在锅炉给水泵启动时保证锅炉给水泵具有防止泵热水产生汽蚀的水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压装置为机械式保压装置,是一种通过水位所形成压力的保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压装置是在系统装置中,将热水箱设置在热交换器的水平面以下与锅炉基本成水平状态的平台上,热水箱的保压是通过在热水箱旁设置一保压立管,保压立管与热水箱通过管线连通,在余热循环水泵向热水箱泵热水时,保压立管在余热循环水泵的泵压作用下,其水位将随着泵压的增加而升高,并在余热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可以保持热水箱具有足够防止锅炉给水泵产生汽蚀所需的压强;当锅炉给水泵启动时的瞬间通过保压立管为热水箱所提供的水压防止锅炉给水泵启动时产生汽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压立管是垂直竖立或斜向布置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压立管垂直高度按照锅炉给水泵防止热水汽蚀所需水压强换算成水柱高度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保压立管的最顶端设有放空装置,放空装置直接与大气相通,以防止热水箱的压力过高;且在保压立管顶部接有旁路泄流管,泄流管与锅炉的补水箱相通,当热水箱的压力过高时,漫过保压立管顶部的热水将通过泄流管流入锅炉补水箱。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防止在余热循环水泵停止工作时的热水回流,在热水箱与余热循环水泵的连接管线中设有防止热水回流的止回装置。
8.一种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在锅炉本体上设有烟道排出管,其特征在于:在烟道排出管段中安装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为水冷式换热器,热交换器的入水口与余热循环水泵出口连通,循环水泵入口连接补水箱,热交换器通过补水箱补水;热交换器的出水口与一外置的热水箱连通,并通过余热循环水泵将补水箱的水抽出,经由热交换器变成热水注入热水箱中,热水箱的底部设有热水出口,热水箱的热水出口通过管道与锅炉给水泵的入口相连,锅炉给水泵的出口通过管道给锅炉本体供水;在热水箱旁设有一保压装置,保压装置通过管道与热水箱连通,保压装置可以在锅炉给水泵启动时保证锅炉给水泵具有防止泵热水产生汽蚀的水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压装置为机械式保压装置,是一种通过水位所形成压力的保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锅炉余热回收热水使锅炉给水泵汽蚀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压装置是在系统装置中,将热水箱设置在热交换器的水平面以下与锅炉基本成水平状态的平台上,热水箱的保压是通过在热水箱旁设置一保压立管,保压立管与热水箱通过管线连通,在余热循环水泵向热水箱泵热水时,保压立管在余热循环水泵的泵压作用下,其水位将随着泵压的增加而升高,并在余热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可以保持热水箱具有足够防止锅炉给水泵产生汽蚀所需的压强;当锅炉给水泵启动时的瞬间通过保压立管为热水箱所提供的水压防止锅炉给水泵启动时产生汽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工橡胶株洲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化工橡胶株洲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12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冲燃烧炉宽温度场自动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自动添加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