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刺梨果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80992.X | 申请日: | 201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5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生;马琳;梁冰;余丽梅;朱海燕;李淑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A61K36/738 | 分类号: | A61K36/738;A23L1/30;G01N21/78;G01N21/31;G01N30/36;A61P3/10;A61P35/00;A61K1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 地址: | 550002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刺梨 活性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检测 应用 | ||
1.刺梨果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刺梨果按常规工艺提取,过滤,弃去刺梨渣,滤液减压浓缩,用有机溶剂萃取,回收有机溶剂,加水分散,过滤,水洗沉淀,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干燥得活性提取物B,将沉淀进行干燥得活性提取物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刺梨干果或鲜果,用6~20倍重量的20~95%乙醇或甲醇水溶液回流或浸渍提取1~4次,每次0.5~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或甲醇至无醇味,加水定容至相对密度1.05~1.25的浸膏,用有机溶剂萃取1~4次,有机溶剂与水的比例为0.5~2∶1,合并有机溶剂层,回收有机溶剂,加水超声或加热进行分散,抽滤,水洗沉淀1~5次,合并滤液,将滤液浓缩干燥得活性提取物B,将沉淀进行干燥得活性提取物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正丁醇、乙酸乙酯或氯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采用微波真空干燥、减压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刺梨果活性提取物A,其中总三萜含量大于50%。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刺梨果活性提取物B,其中总三萜含量大于45%,(+)-儿茶素含量不少于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A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为刺梨果活性提取物A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是以熊果酸对照品为对照,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比色法测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B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刺梨果活性提取物B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和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熊果酸对照品为对照,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比色法测定;(+)-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是以(+)-儿茶素对照品为对照,以0.04mol/L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A或B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精密称取真空干燥至恒重的熊果酸对照品5.4mg,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称取干燥的刺梨果活性提取物A或B样品,用甲醇定容至50ml,取0.5ml显色测吸光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取0.5ml供试品溶液,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在544nm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熊果酸对照品的线性回归方程由吸光度计算出浓度C,然后由浓度C计算出样品中总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B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4mol/L枸橼酸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35℃;理论板数按儿茶素峰计算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儿茶素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水=1∶1混合液制成每1ml含(+)-儿茶素0.1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提取物B粉末2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水=1∶1混合液40ml,超声处理20分钟,并加甲醇∶水=1∶1混合液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刺梨果活性提取物B中(+)-儿茶素含量不少于5%。
11.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A或B在制备治疗恶性肿瘤疾病的药物、辅助药物或者保健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12.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A或B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保健品或者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刺梨果活性提取物A或B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剂型为硬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软胶囊或滴丸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未经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09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控式气体减压器
- 下一篇:一种自试压垫片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