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车库的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9344.2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卢丹;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丹;李丽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H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2 | 代理人: | 曹津燕 |
地址: | 2151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库 建造 方法 | ||
1.一种地下车库的建造方法,包括:
步骤10,使用围成框的四块墙板纵向下沉;
步骤20,该四块预制墙板下沉入地表之后,在其上对应接附墙板;
步骤30,预制墙板下沉到指定深度之后,进行封底并且建筑升降平台的底座,在该底座上布置千斤顶;
步骤40,在该千斤顶上布置多层的、停放车辆的钢架结构。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10中,该墙板为预制钢砼墙板,其内部纵向通有多个钢管,该多个钢管上下连通,该预制钢砼墙板之间使用顶杆支撑。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步骤10中,其中,该预制钢砼墙板互相之间通过凹凸型连接或者焊接;最先下沉的预制钢砼墙板的底部具有刃脚。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步骤10中,钢砼墙板的横向和竖向都与另一块预制钢砼墙板相连接,组成一体;在每块钢砼墙板的水平边缘设置为多个契口形,用于上下钢砼墙板互相契合;每块钢砼墙板的垂直方向互相使用内凹和外凸的方式,将两块钢砼墙板契合在一起。
5.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步骤10中,该预制钢砼墙板的钢管通入高压水,相邻的钢管用于抽出冲刷的泥浆,该四块预制钢砼墙板同步下沉;在下沉施工的同时,使用小型的钻探或者打磨工具进行对底部硬物的处理。
6.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步骤20中,在预制钢砼墙板沉入地表之后,先将预制钢砼墙板中所围的土方取出;预制钢砼墙板的上、下端对应设置契口槽,在上下接附预制钢砼墙板时,上下两块预制钢砼墙板咬合,中空钢管互相对准;上下的接口密封,使得通入的高压水不会泄露或者降低压力;其中,在水平的连接处还使用一组顶杆。
7.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步骤30中,预制钢砼墙板下沉到预定深度之后,将围挡中的土方取出,将围挡中的土方深挖到下埋的千斤顶所需的深度。
8.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步骤30中,在预制钢砼底板的下方中部放置带有刃脚的混凝土板,将混凝土板向周边推或者拉动,使其落在预制钢砼墙板的下方,作为预制钢砼墙板的支撑,钢砼底板之间的空隙焊接相应的钢筋并浇注混凝土,将其连为一体,浇注混凝土板上预制的钢筋将其和预制钢砼底板墙板连为一体。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步骤30中,在连为一体的混凝土板中开口,或者混凝土板中间预留开口,用来盛放千斤顶,千斤顶的肩部落在该混凝土板上,用作千斤顶的支撑;千斤顶上布置升降停车平台;千斤顶升降机构布置在竖井底部的混凝土结构中,升降机构的上部通过混凝土结构支撑。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步骤30中,在两侧对应布置两个或者偶数个这样的千斤顶基座结构和千斤顶,并且在中间流出足够的停车空间。
11.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步骤40中,在每一层钢架结构上布置横向推拉杆,用于将上升到地面的车辆横向推或者拉动到地表。
12.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步骤40中,其中,停车空间的上部为预制钢砼梁板覆盖,使得整个停车空间处于上下封闭状态,左右与竖井连通;竖井的入口的上部设计为高于地表路面;或者将上顶盖周围布置橡胶圈,使其密封;或者在井下设置排水机构,用于将流入的水流抽出,或者在入口内部的略高于地表路面的位置设置排出沟。
1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每块钢砼墙板在竖直和水平方向通过钢板焊接的方式固定;或者竖直方向将每层的支撑杆焊接在相连接的两块钢砼墙板上;或者相对的两块钢砼墙板之间使用多个并行的支撑杆相连,支撑杆放在钢砼墙板底端预制的托起上,该托起拖住支撑杆,而支撑杆将钢砼墙板在横向支撑。
14.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该钢砼墙板相间隔的、在竖直方向上布置上下一致的突出件,上下相连的钢砼墙板的突出件相对应紧贴,突出的从上到下一端内置螺杆,一端内置铆接孔,将两块钢砼墙板铆接。
15.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停车空间的内部的每层钢架结构上在左右连通的方向上铺设导轨,导轨上放置多个停放平台,停放平台的边缘布置橡胶块,平台下布置四个滑轮,滑轮的间距等于相邻导轨的距离;其中,导轨的靠近竖井的一端或者靠近停车空间尾部的一端处设置两个凹槽,两个凹槽的间距等于两个滑轮的轴心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丹;李丽,未经卢丹;李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93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控制器
- 下一篇:配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