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9248.8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岩谊;庞玉宏;周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培养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可替代传统液体操作工作站的廉价、低消耗、高通量的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细胞的高通量实验在细胞的生物化学研究、药物研发、单细胞研究及组织工程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缩小这些大批量实验的反应体积不仅可以减少耗材和试剂的消耗,而且能够产生更少的废液。为适应这种需求,高密度孔板和阵列反应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高通量细胞实验中。虽然近年来已经发展了细胞的定位播种和定位收获技术,但是其他自动化的液体样品操作,尤其是单孔分辨率的液体操作,如对孔板上单个孔的细胞换液、细胞刺激的添加和去除等,仍然只能依赖于价格昂贵的液体操作工作站。
使用微流芯片技术不仅可以将细胞培养在纳升、皮升体积的独立培养室中,而且能够对细胞培养环境实现精确控制,这些特点使微流芯片成为了高通量细胞培养的理想平台。然而,为同时实现高通量实验和单个反应室的独立控制,微泵、微阀等功能元件需要被高密度的集成到一块微流芯片上,这就大大增加了芯片制作的难度。此外,微泵、微阀的驱动部件如压缩空气、连接管路、电路控制部分、电磁阀等体积庞大,这就导致芯片上的细胞培养很难在传统培养箱内进行。虽然近年来数字微流芯片已经应用在细胞实验中,但其通量有限,且因需要制作电极而导致加工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细胞培养通量低、劳动密集、消耗大、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装置,该系统可高通量地实现细胞培养的全套操作,采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细胞可以被均匀地播种到12×8个容积约为300纳升的微井中并培养48小时,每8小时更换培养液一次,并可实现对任意孔中细胞的传代、转染以及固定染色。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高通量。传统方法一般用96孔板、384孔板,用本发明的方法很容易做到30×30、50×50、n×m个孔(井),n和m都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2.自动化。液体驱动装置和三维平移台都由程序自动控制。
3.消耗少。每个微孔(微井)的工作体积在100纳升到500纳升。
4.芯片可随意设计,制作简单。可根据需要随意设计管道数目和微井数目、间隔,可对任意微孔(微井)进行操作。
5.成本低。只需三维平移台和蠕动泵等常规的液体驱动装置,与商业化仪器相比造价低廉。
进行换液等操作时对细胞伤害小。传统的微量细胞培养中,换液操作先将原有培养液全部去除,再加入新培养液,这就意味着加入新培养液前只有少量培养液覆盖在细胞上,这一方面增加了培养液蒸发导致细胞暴露在空气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增加了液面滑过细胞表面时对细胞造成的剪切力。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细胞培养装置进行换液,可以先导出微井中部分原有培养液,再加入等量新培养液(或者在导出原培养液的同时注入等量新培养液),并循环多次,这就保证了整个换液过程中细胞都浸没在培养液中,而且液体操作都是对细胞表面以上的液体进行,从而减少了对细胞的伤害。
本发明中的“芯片”与通常本领域所定义的芯片概念相同,其外观为厚度均一的平整片状物体,最常见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本发明中的“微流层”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常见的微流芯片具有长、宽、厚三个维度,在“厚”这个维度上可以划分为若干“层”,其中每一层内部的所有微流通道都是完整的(即该层内的微流通道除出口和入口外都在该层的空间以内)。层与层之间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以有物理间隔。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92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的高效免疫磁珠分选人T淋巴细胞的方法
- 下一篇:人类矿元有机肾脏排石丸